姻亲传承 二战期间的繁荣兴盛
阿瑟·海斯·索尔兹伯格
1935年,阿道夫·奥克斯去世。但他早已培养好了接班人—女婿阿瑟·海斯·索尔兹伯格。担任《纽约时报》的发行人后,阿瑟继续坚持岳父的办报方针:《纽约时报》要用一种简明动人的方式,提供所有的新闻,用文明社会中慎重有礼的语言,来提供所有的新闻;即使不能比其他可靠媒介更快提供新闻,也要一样快;要不偏不倚、无私无畏地提供新闻,无论涉及什么政党、派别或利益;要使《纽约时报》的各栏探讨一切与公众有关的重大问题,并为此目的而邀请各种不同见解的人参与明智的讨论。
到了1941年,此时阿瑟·海斯·索尔兹伯格已经执掌《纽约时报》6年时间。与奥克斯一样,阿瑟·海斯推崇报纸的品质胜于利润,况且,第二代发行人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空前的好机会。《纽约时报》不仅伴随着纽约市的迅速成长与繁荣,更陪伴美国见证了20世纪初的进步运动、20年代的繁荣期,挺过了令人沮丧的大萧条⋯⋯当时的美国与雷蒙和琼斯创办《纽约时报》时的美国已大不相同。美国不仅摆脱了欧洲的阴影,二次大战的爆发更使它跃升为世界的新主宰。《纽约时报》牢牢地搭上了这班车。
但考验接踵而至:二战期间,战时委员会做出决定,每年递减报纸行业的纸张消耗量。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纽约时报》的纸张配给量由1941年的10万吨(发行量45万份)下降至7万5千吨。像一切伟大的发行人一样,阿瑟·海斯决定“不计经费地投入战情报道”。除了派遣大量战时记者外,《时报》牺牲掉200万美元的广告版面,用以刊登战时新闻。
由于二战期间的卓越表现,进入20世纪50年代《纽约时报》已经无可匹敌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中最富影响力的报纸。今天的历史学家几乎一致承认,《纽约时报》在二战战争期间的表现奠定了其舆论领袖地位。阿瑟·海斯这位卓越的第二代发行人,也在当时与总统及其他政治巨头们一同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