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露头角 买下《纽约时报》的犹太人
阿道夫·奥克斯
《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但最初,这份意义深远的报刊并非由索尔兹伯格家族的人创立。1851年9月18日,雷蒙和琼斯以10万美金创立了《纽约每日时报》。雷蒙曾经在当时几家纽约的大报纸中任职,奠定了他在新闻专业和报业经营的基础。创刊伊始,雷蒙就将《纽约每日时报》定位于高格调可以长久经营的报纸,他以“道德精神”和“保守主义”为前提,要求新闻一定要客观公正,并且具备丰富的相关背景资料,让读者明确地知道新闻事件的缘由及未来可能的发展状况。此外,他尤其注意国外新闻,使《纽约每日时报》的报道不偏向美国自身的观点,因而奠定了《纽约每日时报》成为国际上备受尊崇的高格调报纸的基础。该报对开四版售价为1美分,在创刊10周之后,销量就达到2万份—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数字。1857年,这份报纸改名为《纽约时报》。1869年雷蒙去世之后,该报由琼斯接手管理,到1891年琼斯逝世前,一直保持着它的地位。
1893年,琼斯家族的继承人不堪《纽约时报》的经营状况而欲将之出售—在当时,纽约的八家晨报中,它的发行量最低,印数仅为21000份,并且只有9000份能收回报款。这时候的《纽约时报》已经面临生存危机。
而在此危难时刻,上帝指派了另一位精明的人物来化解这场危机—阿道夫·奥克斯。阿道夫·奥克斯来自于一个犹太家庭。美国南北战争开始之前,他的父亲朱利叶斯·奥克斯的足迹遍及整个美国南部,换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在肯塔基一所小型女子学校里当过教师,在辛辛那提当过手表商贩,还在位于路易斯维尔的干货店里当过店员。1855年,朱利叶斯娶了来自巴伐利亚的伯莎。1858年3月12日,也就是南北战争爆发前夕,阿道夫降生在这个摩擦争吵不断的家庭中。在阿道夫的成长过程中,满耳都是在战争问题上的声音,亲眼见到邻居们不断失去亲人。这些经历造就了他对僵化意识形态的极不信任和善于妥协的个性,在他日后的报业生涯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内战期间,朱利叶斯把家搬到美国北部,在一个负责守卫城市的军营中当过一段时间的军官。他利用当地对物资的极大需求,发了一笔投机财。有那么一阵子,奥克斯一家生活富裕,马车往来,群仆环绕。这段神仙般的日子转瞬即逝。1867年,南方发生经济恐慌,债主们开始找上门来。由于扩张无度,朱利叶斯宣布破产,将所有的房屋、农庄和实业变卖一空,以支付债务。不久,全家就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地步,而长子阿道夫也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作为一个穷困潦倒、说话带有明显德国口音的犹太人的长子,长着黑色卷发和一张“犹太圆脸”的阿道夫学会了如何妥协,他比任何人都努力勤奋,绝不放过任何寻求和谐的机会。他从小就深信不疑:“在大多数问题上,双方都有话要说。”这话与其说是他做人的原则,不如说是实际的需要。
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阿道夫11岁开始就为《诺克斯维尔纪事报》当报童。每天早上五点,他便来到《诺克斯维尔纪事报》的办公室,把准备投递的50份报纸全部叠好,再走4英里路把它们送完,然后回到家里吃个简单的早饭。早上七点,他已坐在学校的课桌前。就这样,阿道夫一天能挣25美分。不久,他的两个弟弟乔治和米尔顿也加入了送报的行列。阿道夫也曾在零售店和药店打过短工,但只有报社工作才让他有机会结交那些喜爱他的长辈,他们对他日后的成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的6年中,他同时为《诺克斯维尔纪事报》和《诺克斯维尔论坛报》打工,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从印刷厂办公室的勤杂工干起,然后给印刷工打下手,最后当上了印刷工的学徒。阿道夫14岁时放弃了学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之中。在此后的一生当中,阿道夫对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始终怀有崇敬之心。年轻时他写的东西总是令人费解,满篇是低级的语法错误,比如人称和主谓不一致。尽管后来学会了如何得体地说话和书写,但每逢重要场合,他宁愿安静而谦恭地倾听,也不去冒险犯语法错误。但阿道夫的一些品性却和教育同等重要:用之不竭的精力,讨人喜欢的个性,母亲一手培养出的成熟自信,以及令同龄人叹服的幽默感。
到了1896年,当时已经被琼斯家族转让的《纽约时报》再次面临危机,这让勤奋踏实的阿道夫终于有了创业的机会。虽然经济状况很窘迫,他还是四处筹借了75000美元,并与当时的其他股东达成协议,若能在4年之内转亏为赢,则获得该报控股权的51%。接管《纽约时报》后,阿道夫坚决反对新式新闻事业的通俗化特色,抨击黄色新闻记者,并以“本报不会污染早餐桌布”为时报口号,把“所有适合刊印的新闻”的办刊理念登在报纸头版的报眼位置。此外,他采用降低报纸售价的方法,使得时报的发行量猛增,在1901年突破了10万大关。广告数在两年内增加了一倍,报纸扭亏为盈。根据收购协议,他获得了报纸的控股权。
在新闻上,阿道夫舍得投入巨资,重金聘请当时美国一流的编辑做出了许多在时报发展史上堪称经典的事。例如对1904年日俄战争的报道,战争爆发后19分钟内,《纽约时报》就推出了登有新闻简报的号外。此外,其经典性成就还在于1912年对“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的报道。《纽约时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报道,是使它取得今天卓越地位的主要原因。同时,它不断刊登文件和演说的原文,这一举措使时报成为最具参考价值的报纸。在阿道夫的经营之下,《纽约时报》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1921年,《纽约时报》收入已达1亿美元,报纸发行量达到每天33万份,周日的发行量更是高达50多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