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种善心
与曹德旺对谈之余,忽然聊到《红楼梦》中来,曹德旺的思路仿佛换了一个轨道,拍了一下大腿,“《好了歌》你能背吗?世人都说神仙好⋯⋯”他果然扳着手指头背了一遍,红楼梦的多愁善感与心思缜密仿佛与曹德旺的财富人生格格不入,然而他坦言,这首《好了歌》让他看出了世界的虚无,“《好了歌》给我感触很深,一切都是假的,什么都是空的。你知道我大脑里面会浮出什么东西,我经常幻想自己漫步在夕阳西下时的荒漠上,一个人孤独地走着。如果企业家只懂得赚钱,不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修养,充其量只是富豪。”
以世俗观点看,曹德旺也的确够富的。不过他也富得很自省,前些年花六七千万给自己盖了座豪宅,却在其中纠结“佛祖是在菩提树下修行的”, 在这座金碧辉煌的豪宅里,他挂上了自己的座右铭—《陋室铭》,时刻提醒自己。而在这座豪宅里最让他爱不释手的,便是一部巨型篇幅的金刚经,尽管捐了几十亿的钱出去,曹德旺认为,自己是个企业家,不是个慈善家。他觉得,财富只是他在马路边捡到的东西,按照佛教提倡的精神,跟大家共享一下。
曹德旺
“把财富用于最需要帮助的人是企业家最好的选择。我今天拥有的财富,不是因为我伟大,而在于我背后有无数普通人默默无闻的努力和贡献。我不认为赚钱就是最大的成就和乐趣,关键是我们向社会所做的贡献。人活一世,就是要给他人带来幸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要有良心,企业家要有人格。在家里,为人子要尽人子之责,为人夫必须尽人夫之责,为人父要尽人父之责,在社会上,要尽公民之责。”
曹德旺并非是自己“富”起来后,才惦记起慈善这回事的。1983年,他刚刚开始创业,生活还挺拮据,曾教过他的小学老师以为他赚到了钱,找他想帮忙解决下学校破旧的桌椅。曹德旺借了2000块钱帮助了自己的母校。三十年来,从庙宇、学校、贫困生,到偏远贫困人群,曹德旺的捐赠领域几乎覆盖社会救助的方方面面,累计捐款多达50亿。今年4月末他被民政部下属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授予“中国首善”的称号。
而首善二字,并非仅仅是捐款数额累计的名声,这不仅源于巨额捐赠,更是因他在国内公益慈善界开创两个先河—“捐款问责”和“股权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