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张作品都是即将爆发的小宇宙
陈文骥从小就喜欢绘画,在上大学之前,他一直处于自我体悟、自我欣赏的创作状态。上个世纪70年代,陈文骥作为被推荐到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来到北京。“在入学之前我完全是靠自学,没有具体老师的指导,学习方式也不是很正规。当时我的绘画创作很不成熟,对艺术了解也不透彻,完全处在一种摸索的过程。”1978年毕业后,陈文骥幸运地留在了中央美术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陈文骥是上海人,虽然在北方生活了三十年,但从形象到口音还是带着上海的味道。“离开上海的时候我是20岁,尽管我是上海人,但对地域的认识方式和别人不同,可能更多的上海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城市,而我从小就想离开上海,离开家庭,有一种想独立的欲望,不想受到约束,在中学时期就有这样的想法。大学毕业后我提出,只要不回上海,去任何地方我都接受,所以能够留在北京,留在美院,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我发现我在北方的发展更为顺利,这也和我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更为贴切。”
陈文骥先生
在上世纪90年代旅居西班牙期间,陈文骥尤其对安东尼奥·洛佩斯·加西亚(Antonio Lopez Garcia)的那种正统的、贵族化的油画方式感到羡慕,而一直以来,性格中的那种细腻、自闭和忧郁的状态,也让陈文骥成为了各种运动和思潮的“逃避者”。“当时在欧洲,我很潦草地了解这个世界,也会有感触。我去欧洲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跟我当时理解的西方有很大的差别,在我的意识中,西方是一种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但我去看发现他们生活得很平静很悠哉,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焦躁,这对我有很大的感触,我本来就希望用这样的生活状态来完成人生,现在又看到这样的生活是完全可以成立的状态来达到,并且可以做得更好。今天我所寻求的,也是之前有所参照的,不仅是中国文化和我个人的性格因素,同时也是世界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即如何用对人性更贴切更合理的方式来对待这个世界。”
《陈旧的月季》 布上油画 140cm×180cm 1996年
陈文骥的画风在从欧洲回来之后,有了一次很大的转变,变得更加传统和古典,没有接受到当时欧洲先锋艺术流派的影响,反而成就了自我的回归,他说他这次考察,尽管人是出去了,但却带来的是内心的一种溯本求源。“当时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加淳朴,在绘画领域中以一种保守的方式体现,这个也适合我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我,也有乐趣、纠结和痛苦,对我后来的发展有了新的补充。有些人会说我自闭,有时候连我也这么觉得,但这种自闭对我来说,是幸福的。自闭让我不痛苦,反而是在面对我之外的世界时,会感到一点紧张。这种自闭并不是生理上病理上的自闭,年纪越大这种现象就越严重,我太太解释说是老年的一种倾向,不过我不感觉到累也不感觉紧张。因为我会通过作品来表达内在,有个规律,表面看上去乖的艺术家,其实都有一个蔫坏的本质,内心会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没有即刻表达出来,要寻找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内心的诉求都会反映出来,而他的每张画都是一个即将爆发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