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钢 音乐画卷里的古典诗人
师从梅西安
陈其钢的恩师梅西安是德彪西、拉威尔之后最著名的法国作曲家。梅西安的一个特别之处,是他认为某一种声音或声音的组合该对应一种特定的颜色。
去法国之前,陈其钢非常崇洋,“想把西方的东西都吞下去,把自己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西方认可的音乐家。”那年他已经33岁,从来不敢想像后来能拜梅西安为老师。“可能人生中确实有所谓的缘分,”到法国后的一个周日,陈其钢与同学出去吃饭却找不到饭馆,有个骑自行车的老人停下来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谁曾想,老人的干儿子就是梅西安夫人的学生。通过这层撞上的关系,陈其钢给梅西安写了封信。半个月后他收到回信,梅西安约他在两个月后见面。
在这两个月里,陈其钢泡在图书馆,听梅西安的作品,揣摩梅西安可能提出的问题,加紧学习相关的法语。那个下午他与梅西安相对而坐,谈了4小时。话到中途,他忽然看见马路对面的那栋楼上有一个女人在烧窗帘,火越来越大。陈其钢想告诉梅西安外面着火了,但他不会说“火灾”这个词─这超出了他的准备。他只好比划:啊,快看那个。
最终他与梅西安一起看着火被扑灭。“回到楼上的时候,我们的关系已经改变了,好像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一个本来很严肃的面试变成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谈话。”他成为梅西安的关门弟子,不能说没有那个放火烧窗帘女人的功劳。
自此,梅西安到哪儿都带着陈其钢,每个月讲一次课,3到4个小时,每到期末还给他钱。陈其钢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教了半天这个学生还没听懂,对他来说这肯定很无聊,也没有任何名声和经济效益,但他还是很认真地讲。”
陈其钢说他当时听梅西安的讲课录音会脸红,现在更是不好意思听了,因为觉得“自己太差劲”。音乐方面,他认为自己是“既不聪明又没有才能”,“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工作,一步一步去实现的。”有梅西安这样的良师,陈其钢对西方音乐自然很熟稔,不过“有些东西是抹不掉的”,那就是他为之骄傲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他的作品名称就可看出端倪:《源》、《水调歌头》、《蝶恋花》、《五行》。“每个作曲家作品的名字差不多都是一类的,有的是情感,有的是社会,有的是宗教,一般人一辈子只会走一条路。”陈其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