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嬗变和过程思考
雷军的建议是做电子商务,可毕胜是做搜索引擎出身,完全不懂电子商务,所以心里没底,但对这位十几年的好朋友的话他从来都深信不疑,于是他决定先做了再说,大不了先用两年来学习。
“然后就开始融资,非常快。因为我自己也要投,雷军也要投,找投资商很容易,根本不用商业计划书那些。200万美金,玩儿似的。之后大概一个月海外的法律程序走完了,钱也到了,我给几个兄弟打电话,我要创业了,你们来吧。”
最初乐淘卖的是玩具,但半年之后,他对着副总发来的一张当天营业额过万的业绩报表哭笑不得,刨掉给供应商的货款,估计剩到手里就几百块钱,还不够一顿午餐。毕胜开始觉得不对,那时候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然后发现,玩具的市场是大,但在网上卖玩具行不通,不像在商场,小朋友看到喜欢的玩具可以哭赖着要买,在网上的决定权是家长。随后,毕胜把眼睛盯在了太太占据了三面墙的鞋柜之上,他发现这才是刚性需求和快速消耗品。于是,他都没跟雷军打招呼,立刻就做出转型的决策。
在毕胜看来,做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最忌墨守成规,嬗变和过程思考才是优势。“诺基亚最早是卖轮胎的;百度最早是做内容加速的;网易做门户,但现在主要收入来自于游戏;新浪做新闻,现在赚钱的却是微博,所以创业无定式。”他每天都在纠结这件事或者那件事该不该做,但事实上,当他在想的时候,事情已经在操作中,他属于甭管对错,先抢到先机再说的那种人,过程中发现不对再立刻停掉。
这几年间,他最深刻的感受是自己入错了行,“做电子商务的人,用我的形容是垫砖的,一起跳水到脖子,开始往下沉,沉到头的时候一个投资人来投点钱浮上来了,继续往下沉,第二轮投资垫上来一点,什么时候投资没有就直接死掉了。”
可是他又知道,电子商务的大方向是没有错的,错误在人们将它局限于一个狭隘的产业里。事实上,电子商务不是产业,只是满足网民购物行为的方式,再往后三五年,整个社会、所有的行业都会跟互联网产生关系,都是电子商务。
2008年是电商的高烧之年,4年来烧出了无数公司,家家都在争当亚马逊,争当ebay,但从百货来讲,中国一个京东一个淘宝大局已定,互联网不存在第一,只存在唯一。而毕胜的乐淘在细分品类的鞋类B2C里是遥遥领先的第一,但那又如何?“就算全球最大的亚马逊,刚公布的数据,净利润才1%,这点利润属于一哆嗦就没了的,所以我的困惑是,既然大方向没错,为什么就没有一家公司是赚钱的?”
乐淘现在不缺钱,在不到四年时间里完成了四轮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里有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老虎基金,按照2011年下半年的成本控制计算,即使不盈利,也能支撑乐淘继续运转三四年。但是毕胜显然不会满足于此,他脑子里一刻不停在思考的就是怎样才能在这片血海中挣扎出去。事实上,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虽然这个商业机密要到下半年才能公布,但毕胜相信,这个由他独创的盈利模式,通过了无数的测算,势必能够让乐淘成功突围,成为屈指可数的可以赚到钱的B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