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
隋建国的艺术语言很突出,这种突出源于“不突出”。这种说法并不矛盾,艺术圈子里说他属于“黑白两道”。一方面因为他的教师身份,让他的作品和学院挂钩,对雕塑语言的把控精准而传统;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尝试观念和前卫艺术,所以和很多被认为“学院派”的艺术家又不一样,他在雕塑中更希望突破传统,从形象领域跳脱出来,将雕塑作为一种表达的载体,抒发情绪,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地把隋建国归为哪个派别当中,在某一类作品中他对雕塑的研究和运用注入一些观念艺术的特性。
《运动与张力》 综合装置 2009年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不再做早期那些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自然主义风格的雕塑,转而做了一系列的石头作品。“石头是一种很有品质的媒材,它就在那里,默默地,毫不声张,却有一种坚韧的力量。当你在上面用凿子雕琢情绪时,它会和你互动,会呈现出一种伤痕累累的痛苦。”石头作品的诞生让隋建国找到了一种新的媒材,这种媒材的发现也让隋建国的雕塑变得更为观念。“我总是把那些石头当成是有生命和灵性的,大概也是等于我自己的生命。在做那些写实作品的同时,我总是在反思自己的生活,老是想搞清楚我自己是怎样长大的,自己的思想框架是什么样的。”观念性艺术在当代艺术语境里并非鲜见,但从雕塑的语言来看,这种实验性就是一种突破。应该说,今天只有当艺术家专门针对其作为艺术或者雕塑语言的一个主要问题来思考并创作作品时,其才会成为当代艺术作品观念所要探讨的一部分。
《时间的形状》 漆 2006年至今
当然隋建国最著名的作品还是他的中山装系列,在西方后殖民主义强势入境以后,很多艺术家开始释放内心的压抑,做出了一些自省的艺术作品。1997年,隋建国重新使用传统的写实雕塑语言,中山装系列应运而生。这也是隋建国对当时社会主义中国关系的思考。1997年香港回归,中山装也结束了它近百年的历史。但在隋建国的心里,中山装穿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虽然你看不见,但它却在每一个人的精神里,或者说是思维习惯里。其实隋建国的每一件作品都和他生活在社会里的环境和事件有关。比如《地罡》,作为一件作品,创作它的心理动机是与六四后强烈的心理压抑与自责心态有关系。那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拷问和审视。《衣钵》的背景是反省与自己所成长于其中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尽管有些人认为那是代表民众的心理隐喻,但对于隋建国来说,更是一种自言自语式的表诉。《衣纹研究》则是为西方大师的雕塑穿上中山装,其实穿什么样的衣服无所谓,关键是给这些美术史中的作品穿上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