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弗雷德·杜邦
中兴三巨头,年轻人挑起大梁
1889年,亨利去世,家族产业的大权交给了尤金·杜邦。尤金的能力与亨利不可同日而语,在他的管理下,杜邦公司迅速地衰退下去。尤金采取“凯撒式”经营管理模式,对大权采取绝对控制,使得杜邦公司的组织机构完全失去弹性,很难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杜邦家族产业遭遇严重的危机,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公司面临倒闭的险境。
1902年,杜邦百年大庆。也在这年,尤金突然离世。几个年迈的董事措手不及,无人愿意担当杜邦的新领袖。他们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杜邦公司卖给竞争对手拉夫林·兰德公司,当时的估价是1200万美元。
董事中唯一的年轻人,创始人伊雷内的曾孙艾尔弗雷德·伊雷内·杜邦对老人们的决定大为不满,将祖辈辛苦创下的基业拱手卖给一直以来的手下败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艾尔弗雷德提议,与两个堂兄弟托玛斯·科尔曼·杜邦和皮埃尔·塞缪尔·杜邦携手接班,这就是日后人们津津乐道的杜邦中兴三巨头。
当时,只有艾尔弗雷德在杜邦公司工作,另外两个都在其他企业,并在矿业和铁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们意识到单人决策的局限,决定实行集团式经营管理。新的管理架构决策权依然掌控在家族手中,但是在执行层面上,他们不再亲力亲为,交由执委会执行。
接过大权的三个年轻人仔细研究了尤金留下的管理问题。财务专家皮埃尔在盘点杜邦的资产后发现,公司的资产居然两倍于董事们的估计。这说明,杜邦内部的信息传达是不畅通的,连资源状况都不能被管理者掌握,更谈不上资源的有效利用、单位成本的降低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金时代,杜邦公司作为行业联合体的领袖企业,虽然可以通过股份控制其他企业的资产,但是却无法对这些企业实施管理。三兄弟决定借重组杜邦的机会,把这个松散的行业联盟变为一个一体化的集权管理的企业。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决定成立一家新的公司:E.I.杜邦·德尼莫火药公司。科尔曼凭借个人魅力,说服其他企业的股东将股份卖给杜邦,或者置换新公司的股份。在法律和财务层面上的设计完成之后,皮埃尔集中精力进行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在财务、法律、组织三方面都有保证的情况下,三巨头和 J. A. 哈斯克尔、H. 巴克斯戴尔一起努力,在6个月内整合了美国炸药工业三分之二的资源,包括以4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唯一竞争对手拉夫林·兰德公司。据《美国企业史》作者塞利格曼的统计,从1902年起到1905年之间,杜邦共兼并企业64家。
三个堂兄弟之中,艾尔弗雷德喜欢技术,科尔曼具领袖风范,皮埃尔精通财务和公司组织结构设计。三兄弟接管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管理组织结构,并明确了管理者的两种职责,即企业家活动和运营活动。前者宏观,关乎企业未来发展和运营评估;后者微观,关乎日常运营。为此,制造部门和销售部门就有了副总裁和经理两个职位的设置,其他五个职能部门,基本材料部、发展部、房地产部、法律部、财务会计部,都直接向总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