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
海岩喜欢、开始收藏黄花梨家具已有十年,这十年来,他不断地与同好交流、深入研究,同时又发表文章和演 讲,虽然他并不是在黄花梨收藏最佳的谷底时机进入,也并不是藏品最丰富的大家,但是凭借他深湛的理论、独立的学术观点以及不懈的推广工作,最终成为黄花梨 收藏界值得尊敬的人物。“我并不把这个当成投资或者很单纯的兴趣,黄花梨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奢侈品文化,这种物化的文化意义,包含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 值。我现在研究黄花梨的文化和历史,它的存续,我现在做的事情对未来、社会和我们的年轻人,是有价值的,虽然很微小,但我想的是,知识分子能够做一些有裨 益文化的事情,这才是有价值的。”对于黄花梨收藏,海岩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在于文化感悟。“我亲眼见它从一个微弱的处境中一步步恢复起来,这种参与和建设 所带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是极为难得的。”
说起黄花梨收藏,海岩并不认为自己的沉溺并非源自于单纯、收藏家式的信息迷狂,他把这份热爱和一以贯之视 为自己的内心需要。“我现在越来越保守,特别不喜欢现在这个社会的文化形态,特别不喜欢去跟人比收视率、点击率、码洋,很烂的东西往往就比你强。”海岩声 称喜爱黄花梨,其实是在把自己的兴趣和精力放在不为人知的领域,而在这个领域当中,“传统的标准是存在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有一个能够解决认同危 机的标准体系在。”
在接受“年度文化人物”颁奖的时候,海岩在演讲中说:“从五四时期开始,我们民族的文化就在一点点萎缩,现在从中国任何一个城 市或者乡镇走过,你看年轻人听的歌,看的节目,吃的食物,都是西方的,现在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文化已经很陌生了,年轻人对自己的文化没有归属感,他会爱国 吗?”海岩将当下浮躁的商业文化和社会心理归结为人心的问题,“人心无所皈依,有钱的,没钱的,都不满,都有牢骚,整个国家在融入世界,在快速发展的时 候,精神缺失了,对什么应该坚守、什么应该放弃,都已经缺失判断了。”
黄花梨对于海岩来说是中国文人传统的物化凭证,代表着自己对于古典中国的文 化想象,为了这一份几乎快被当今时代忘却的纪念,海岩正在建一个黄花梨博物馆:“在北京的生态涵养区,一共三期工程,占地一万六千平,建筑面积八千平米, 这座博物馆在建成之后,不传后人,要留给社会。这个博物馆也算是实现王世襄先生的遗愿,他觉得世界上有很多博物馆都有黄花梨展品,很多明式家具是镇馆之 宝,但没有一座展示明清家具的博物馆是中式建筑,他的想法是在中式建筑里按照中国古代的生活场景和陈设规制,来展示中国古代家具。”
海岩计划将自己的黄花梨博物馆建设成为可游、可居、可宴的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你坐的是黄花梨的椅子,你睡的是黄花梨的床,你生活在黄花梨当中,这样可以深入地展示古代中国高洁的生活方式,展示光辉而令人怀念的中国文化。”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