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收藏中,以杨飞云的油画最多,艾轩的也有十多幅。他买艾轩的第一幅画是通过冯小刚,当时打完折也要一万三美金,这让学美术出身的冯小刚都表示不理解,但到今天,这幅画已经价值五百万。悬挂在门廊通往游泳池影壁墙上的那幅巨大油画是陈逸飞的《娟娟》,是王中军在一次秋拍中花400多万拍下的,“因为陈逸飞去世之后,画价上扬得非常厉害。我当时觉得会更贵一些,400多万拍下,我高兴了好几天。”
尽管陈逸飞的画被不少人诟病为过于商业,但是王中军却不这么认为,能把那么大的场景、色彩、氛围驾驭得那么好的人,在他心里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也收藏了方力钧、曾梵志、刘小东、刘野、陈丹青等人的作品,主要从慈善拍卖买,是因为他们对中国艺术的贡献值得尊重。
王中军:人生就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
“收藏不需要有共识;审美取向也不用一致,它是一个爱好,是一件轻松的事。”
每到春拍和秋拍的时节,王中军都会放下手里的一切事务,专心投入到艺术品收藏上,所有的拍卖会预展他都会去欣赏。而且这对藏家来讲,相互交流、讨论也是收藏的乐趣之一,“收藏家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不是纯粹的易物,而是对艺术作品的价值认同。”
而随着藏品越来越多,王中军也开始做一些调整。2004年,他卖掉了一些油画,吃惊地发现增值巨大,收藏的回报竟然已经超过了炒股、炒房。
“但我收藏还是会遵循自己的审美取向,不太受别人影响,也不太听别人的。这几年市场比较好,换些手,卖些不需要永久收藏的东西,不是单纯为了能赚多少钱,而是为了买些终极收藏品。严格地说,我并不是一个炒家,对于大多数作品来讲,我是一个终极藏家。”
在娱乐中寻找崛起
华谊上市后一直保持着35%的成长率,这就是中国电影的魅力和最大的特点,它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土壤完全可以培育出世界级的娱乐集团。
收藏艺术品的爱好,与王中军未实现的画家梦不无关系,但对于只在青年宫美术班学习过基础美术的他来讲,梦想太抽象,而际遇又太无常,尤其是在他生长的年代。
王中军:人生就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
出身在军人家庭的王中军,自小跟随在野战部队工作的父亲四处辗转,在张家口、义县、保定和北京都留下过成长的印迹。但让他印象最深刻、成年后也一直关照的却是他父亲的故乡辽宁绥中,他曾经在那里生活过一年多时间,那是文革末期,学校里乱哄哄的,学不到什么东西,14岁的王中军就主动跟父亲请求回乡下,住在大伯家里,割草、放牛、拣柴火,农活一样也不落下。这段时期对他应该非常重要,硬是将这个城里的官家少爷磨励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农民子弟,为他以后做大事奠定了坚实的性格基础。
回到北京的王中军,入伍当了兵,复员后进国家机关工作,如果不是骨子里流淌着的那份艺术青年的自由血液作崇,他也许会如所有平常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守着这份稳定工作终老。
“我当时辞职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想自由,就是不想一早起来上班,觉得帮人拍拍照,做个自由摄影师也挺好。那时候一个月几十块就能活下去,我又有点小积蓄,所以没有什么经济压力。真正的压力是来自周围的人,他们觉得做个体户是奇怪的事,是因为你没能力找到好工作,所以,你要面对的是来自于同学、朋友和家人的同情目光。”但这些压力对于王中军来讲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事实上社会大学堂充分地满足这个好学的年轻人的所有好奇心,比如拍照以后他就想学平面设计,学完设计以后,又对出版印刷流程产生兴趣,这也让他工作的范围扩大了很多,从拍照到排版到印刷,变成了一条小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