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摩尔和七名同样年轻的科学家、工程师从美国东部“投奔”而来,其中包括将来会和他共创一番天地的罗伯特·诺伊斯。八人风华正茂,摩拳擦掌想干一番大事业,现实却给了他们一个枷锁。不善领导的“家长”肖克利虽是一名伟大的发明家,可他在管理方面的专制和独断引起了摩尔他们的日益不满。八个天才一直被安排做着商品化的基础产品研究,而不被允许去改善晶体管技术。一年过去了,但这个团队连一个像样的作品也没拿出来。才华被压抑着,挫败感不断吞噬着他们。他们向肖克利建议研制集成电路,但却立刻遭到肖克利无情的拒绝。这一次的专制成为了引爆长期不满的导火线,他们开始策划集体出走。
1957年,八人暗中达成共识,一起离开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八叛逆”让肖克利极为火大,短短一年他从硅谷的“第一公民”瞬间变成了硅谷的“第一弃儿”。他的实验室也很快进入了末期。这一切正如“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对肖克利的评价:他在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眼里是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们又很难跟他共事合作。
上世纪50年代的硅谷“八叛逆”
仙童公司成就的“八叛逆”
“八叛逆”的创业从1957年9月就开始了。他们寻找投资者经历了几十次的失败,直到偶遇一家设在美国纽约的摄影器材公司,公司叫Fairchild,音译“费尔柴尔德”,但通常采用意译,也即“仙童”,主创者是谢尔曼·费尔柴尔德。仙童摄影器材公司生产的是照相机和电子设备,当时在市场上非常畅销。
老费尔柴尔德先生当时已六十来岁,却是一个特别看中创新技术的管理者。他给了八个年轻人3600美元作为种子基金,让他们开发和生产商业半导体器件,同时让他们享有两年的购买特权。至此,在最年长的罗伯特·诺伊斯带领下,仙童半导体公司正式成立。
仙童半导体公司成立之初即秉持平等主义的公司文化,极大地区别于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惠普,为今后的硅谷工作方式树立了一个新标杆。在鼓励创新的自由氛围下,八个人商议要完成之前在肖克利实验室未能完成的项目—改进晶体管,制造一种双扩散基型的新型晶体管,以便用硅来取代传统的锗材料。聪慧的老费尔柴尔德先生又提供给他们150万美元的资金。诺伊斯再次发挥了领导的才能,他按每个人的所长进行了分工。摩尔虽然性情稳重,却对新知有着很强的探索欲,而在解决技术问题方面,摩尔更是个奇才,总是能够掌握最便捷的解决难题的诀窍,诺伊斯就让他和另一名成员赫尔尼负责研究新的扩散工艺。得益于这样的分工,摩尔凭借工作的高效率,由仙童半导体技术部的一名经理升职到执掌了整个研发部。他可以直接对话诺伊斯,工作上的高度配合拉近了两人的关系,也促进了未来共同创业的意向。
1958年1月,视野的前瞻和技术的前沿为仙童半导体公司赢得了幸运女神的青睐:IBM公司向仙童订购了100个硅晶体管,用于电脑的存储器。从此仙童的天才们积极创新研发,同年底公司就已经拥有了50万销售额和100名员工,成为了硅谷发展最快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