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
李安的人生经历与对人生态度
李安在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及奥斯卡奖上都有惊人的获奖战绩。
李安曾言,住在花莲的八年,乃其北上就读台湾国立艺专前最快乐的一段学习岁月月。十岁之前的李安在花莲念了两所小学,接受的是美式开放教育,来到台南,又念了两所小学,面对语言习惯不同于国语的台语,第一次体验到文化冲击。
高中进了台南一中。对于读书,李安一点兴趣都没有,心里只想着当导演。李安的父亲希望儿子考大学,可是李安参加两次联考均落榜(第2次考数学因为头涨腹痛,复选加上倒扣得了个0.67分,即零分),这让父亲对他的人生前景非常忧虑。
后来李安准备专科考试,1973年他终于义无反顾离开家乡到台北进修电影理论,进了艺专影剧科,从此改变了李安的一生,而父亲却深以为耻。
孵化少年李安的电影梦是创于1961年的台南市全美戏院,李安曾说过读高中时,最爱到专播二轮片的全美戏院看电影,尤其是美国八大电影公司的电影,全美是他学生时代最常造访的地方。
留美时期:
1978年在国防部服役后,李安做了一个让父亲十分愤怒的决定,报考了美国的戏剧电影学校。
也是在这一年的8月3日,李安和后来的人生伴侣林惠嘉为世界青少年棒球冠军比赛当拉拉队加油时认识,当时,两个人正巧坐在相邻位置。1983年8月19日,相识五周年后,两人在纽约市政府的公证下,结为夫妻。
求学阶段:
1978年李安赴美留学就读于依利诺大学戏剧系导演组,当时的李安已经摄制过两部8mm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和《陈勤的一天》。在戏剧系里,李安接 受着西方正规的戏剧教育,由于他在台湾艺专的经验,只用了两年就拿到了艺术学士学位。最初的这些戏剧经验,对李安日后的电影作品的戏剧倾向有着重要影响。 出于对电影的向往,李安又来到以电影学院着名的纽约大学,继续学习电影制作。
1980年,李安顺利拿到艺术学士学位,接着申请了伊利诺斯大学的戏剧研究所和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
进入纽约大学后,李安拍摄了16mm电影作品《追打》(The Runner 1980)、《我爱中国菜》(I love Chinese Food 1981)、《最棒艺术家》(Best The Artist 1981)等。李安于1982年拍摄的《荫凉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并于第二年参加了台湾政府主办的独立制片电影竞赛,获得金穗奖最佳短故事片奖。1984年完成毕业作品(《分界线》 Fine Line),,并获电影硕士学位。李安毕业后把所有东西打包成八个纸箱,准备回台湾发展。就在行李要运往港口的前一晚,《分界线》获得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 奖最佳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这件事促使他留在了美国。
然而后来的事情却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甚至霉运连连。
刚开始的半年,我真的很难过,不想活了。好莱坞的三十多家公司看了我的《分界线》一直吹捧我,令我觉得充满了希望。有人建议剧本的某些部分得加以修改。两 个月后再去,又要再改,就这样来来回回,都没有付费。就这样,一个计划不成,另一个计划又来了,总有几个在进行,人像是悬在半空中。
这期间,李安偶尔也帮人家拍片子、看看器材什么的,帮剪接师做点事、当剧务这些都干过,但都不太灵光。后来只好去做苦力,什么拿沙袋、扛东西什么的,其他机灵的事由别人去做。
直到1990年夏天李安完全绝望,剧本全部死光,人的锐气也差不多磨尽,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