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人到一个时代
1932年1月19日,恩佐·法拉利的儿子迪诺出世,他非常享受为人父的乐趣,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能够用来疼爱自己的儿子,他放弃了职业赛车手的工作,加入阿尔法汽车公司,当了一名设计人员—他的命运始终指向汽车,并且每一次的转折都几乎是对他的才华的反复锻打。法拉利刚刚成为一名职业的汽车设计师没多久,他领导的跑车设计小组便开始声名鹊起,这让很多都吃了一惊,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全面而超脱的才能,意大利著名记者鲁拉尼评价说:“法拉利不论是当赛车手、车队经理、赛车制造者,还是汽车公司老板,都干得非常出色。”
1938年1月1日,阿尔法·罗密欧宣布正式成立自己的车队,名为“阿尔法Corse”,恩佐·法拉利担任队长。一年之后,法拉利就辞职了。据说,原因是是法拉利与阿尔法公司总裁Ugo Gobbato屡有不睦,但与这个老调比较起来,我们更愿意相信第二种说法:法拉利终于厌倦了受人驱使,决意打下自己的江山。支持这种说法的包括法拉利本人,他曾经说过:“在一个公司呆时间太长,人会失去灵性。”
恩佐·法拉利 心脏就是他的引擎
对于阿尔法·罗密欧公司来说,多出法拉利这样实力强大的对手,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在法拉利正式离职的时候,阿尔法·罗密欧签订了竞业禁止的契约:8年内,他不能以法拉利的名义进行汽车制造或比赛。但对于法拉利这样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创造力的人来说,名字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回到家乡莫德纳后,法拉利化名成立了车队,同时用很短的时间,制造出了两辆精美的敞篷车:8缸,1500W,名为815型;1940年,法拉利重出赛车江湖,在Mille Miglia赛上与老东家同场竞技。
二次世界大战末,法拉利将自己的公司正式改名为“法拉利”,并且设计出新车型125Sport(12缸、1500W),并在1947年赢得罗马大奖赛。1951年7月14日,在英国大奖赛上,法拉利375F1赛车赢得冠军,击败了强大的阿尔法159S赛车。在赛后,恩佐·法拉利激动地喊道:“我超越了自己的母亲!”从此,在众多顶尖好手的驾驭下,法拉利作为一支职业车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然而,1956年,他唯一的亲生儿子迪诺却英年早逝,这对法拉利的打击很大,如同优秀赛车手在遥遥领先即将冲向终点时,突然没把握住方向盘而翻车一般。从此,法拉利郁郁寡欢,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每次外出时,始终戴着黑领带,戴着墨镜。不仅在赛车场上见不到他,即使公司的重大决策,也是他通过观看电视荧光屏和助手的资料来制定的。为此,车队的赛车手有不少抱怨,他们觉得如果法拉利能亲临现场督战,那么法拉利车队的成绩一定会更好。
随着法拉利在赛场上的名声日渐响亮,市场上对法拉利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迫使法拉利寻求大量资金投入生产。还不算很富裕的恩佐·法拉利在1969年6月18日,将其一半股份卖给了菲亚特老板乔瓦尼·阿涅利。但菲亚特并不干涉法拉利的事务,法拉利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在此之前,法拉利曾和美国福特公司谈过购买股份事宜。亨利·福特二世非常喜欢法拉利汽车,还把一辆黑色法拉利跑车作为座驾。原定1963年5月20日签署兼并协议,但因双方对法拉利的管理权都不愿放手而使买卖流产。
1988年,菲亚特集团在法拉利公司中的股份又增加到90%,另10%为法拉利后代所有。1988年8月14日,是意大利人和法拉利车迷悲痛的日子,恩佐·法拉利在这一天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