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的过程中,我也曾经痛苦得嚎啕大哭过,但我知道,坚持下去不是因为你坚强,而是因为你别无选择,走到最后你会发现总会有成果。就像我没想到新东方能从培训13个学生,现在变成培训175万学生。所有的一切你都不要去想,只要坚持往前走就行了。我们的人生有很多迷茫和痛苦,但只要你坚持往前走,痛苦往往会解决掉。不用在乎你选择了哪条道路,只要走得比别人久,就能走出别人所不能的距离,走得比别人远,你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徐小平曾经用苦行僧来形容这位好战友,在他看来,也只有像老俞这样有信仰的人才可以对这样的生活甘之若饴。
俞敏洪获得央视年度经济人物现场
俞敏洪的信仰就是教育,他最喜欢的别人对自己的称谓也是老师。喜欢学生、热爱生命、言语幽默,这是他眼中优秀的老师所必须具备的三条要素。“坦率地说,中国比我合格的老师不会太多。”在新东方获得成功后,老俞有很多机会可以做更赚钱的行业,比如房地产,但他从来都不会考虑,他所有的兴趣都只在教育这一件事上。
俞敏洪并不觉得自己像苦行僧,事实上,他自认自己的业余生活十分丰富精彩。妻儿长期不在国内,他又是爱热闹爱交朋友的秉性,所以除去工作外,他大部分时间都穿梭在各种朋友的聚会里,饭局酒局居多。作为企业家俱乐部的一员,他是所有人的朋友,且出了名的擅长活跃气氛。
“我打电话组织活动叫大家来吃饭,来的人都会多一些。不是大家听我的,而是他们觉得我挺好玩的,我喝完酒可以跳到桌子上唱歌,平时我都不会唱歌,因为不好听,但喝过酒就不存在好听与难听了,反正每个人都是鬼哭狼嚎的。”
在他看来,成功并不仅仅是由你做出的成绩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各种混乱的人际关系中,寻找机会的能力,以及你领导一帮人跟你一起创事业的能力。”
商业精神将会是中国的新文化核心
去年,俞敏洪回绝了很多媒体的约访,因为他深知,在那段时间,人们对他感兴趣的只是由于《中国合伙人》带来的话题性,尽管电影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故事是由他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但对于他来讲,那都是过去,他更希望人们将关注点放在新东方的现在与未来之上。
20年前,老俞的理想是为中国教育做两件事:第一是做可盈利教育,把教育培训产业做大;第二是建一所非营利性的私立大学。新东方实现了他的第一个理想,而今,接手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的老俞,计划用未来的20年时间为实现第二个理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