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大商,是学通于大道,功接于社稷,于己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
赵勇将采访安排在了紫檀宫,这里与紫檀博物馆只隔着一座庭院,应该是接待贵宾的私人会所。从窗口望出去,看得到小桥流水,庭台楼榭。馆员说,我们来的时节不对,早一些来,这里的风景更美,梨花满园,果香扑鼻。
紫檀宫里的家具均是由紫檀木制造而成,大如屏风、条桌、圈椅,小到书案、角柜,无不精雕细致,每一件都是值得细赏的艺术品。
三十年前,陈丽华开始做紫檀博物馆时,所有人都觉得这不过是她的一个风雅玩意,跟以前富贵人家造座园林养个戏班是一个意思,不外是花钱买自己高兴。但时至今日,人们不得不佩服她的远见,仅紫檀的木料价格就已涨了超过20倍,更不用说其作为艺术品的价值,馆中的随便一个物件动辄就上千万。但这些有形的数字对陈丽华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她做这件事的初衷也与赚钱无关,而是更看重于它作为国粹的文化价值。当年,陈丽华就招来了一批中国最好的紫檀工匠,让几近失传的古老工艺得以传承;她还将它们带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做巡展,让全世界了解和赞叹紫檀之美,并因而架起了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赵勇一直都记得母亲的家训:他们只是这些宝贝的保管者,未来无论怎样,都不能变卖它们。保护历史遗产,传承檀雕技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整个家族的使命。
赵勇
赵勇是在摆满了紫檀家具的家中长大,那时候他住在紧挨着金宝街的东堂子胡同,这里曾经是清代总理各国事务的衙门,每一扇门后面几乎都是一个名人故居:沈从文、蔡元培、吴阶平、林巧稚、丁西林⋯⋯
因为有一个能干的母亲,赵勇的家境自小就比平常人优渥许多,而作为家中的长子,母亲对于他却没有丝毫的溺爱,初中时,就被送去东城区体校田径队接受专业训练,每天固定的跑上六七千米,累到他躺在地上想一直睡过去。他曾经跟母亲提过不想再练下去,但母亲的一句话—“你想当逃兵吗?”即刻就打消了他的消极念头。
在赵勇的心里,一直有一个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士兵梦,那时候,他的偶像就是董存瑞、黄继光这样的战斗英雄,此类的爱国电影他看了无数遍,几乎每一句台词都可以背下来。而对于生在和平年代的赵勇来讲,随着年岁增长,以及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他明确了自己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情结还可以通过另一个途径去发扬,比如像母亲一样,做一个大商。所谓的大商,是学通于大道,功接于社稷,于己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这信念如一盏明灯,一直照耀着此后赵勇的从商之路。
再说回到十来岁时,尚受士兵梦鼓舞的赵勇,在母亲的刺激之下,咬牙暗下决心,既然练了田径就一定要练出点成绩来,给自己一个交待。此后,他成了田径队里最刻苦的队员,无论刮风下雨,在22中的操场上,总能看到他奔跑着的身影。付出总有回报,1976年,16岁的赵勇在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上一举夺冠,并创造了60米短跑北京市中学生纪录。也是这短暂的运动员生涯,培养了他的意志力。“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当逃兵,要敢于面对挑战,勇于竞争。”这也成就了他此后在商场上的一贯行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