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世纪之后不疯狂
我们每次在电影中看见李连杰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的瞬间感到不可思议的疯狂:这样精巧、华丽而又匪夷所思的动作,这样惊人、美妙而有壮观的身体表现力,这似乎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极致,如果人类的运动语言也是艺术,那么李连杰无疑是最杰出、最伟大的艺术家。
李连杰在好莱坞所取得的成就绝不仅仅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巨星那么简单,事实上,从早年的运动员生涯,到后来的电影界巨头,李连杰所有的发展都带有一些命定的色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注定要成为被推崇的梦想的——李连杰的好莱坞之路从视野和人脉上为他后来的事业奠定了一个国际化的基础,这份事业和他的电影也是可以走遍世界的,所不同的是,电影是自发传播,而前者则是需要更加坚定和有效的行动主义纲领,这份事业就是慈善,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壹基金”。
李连杰先生
从《少林寺》开始,李连杰就与佛学产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联系,那一句台词“汝今能持否”到现在仍然如晨钟暮鼓一般影响着李连杰的生活,而数十年的宠辱、爱恨都在2004年那场海啸当中变成了灌顶的醍醐,从那之后,李连杰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他的第一属性不再是演员,而是慈善家,电影退居到了副牌的地位。
转向慈善,并不意味着李连杰的谦逊和散淡,事实上,他现在试图达到的目标远比电影上的雄心来的更加高远,他想改变世界。“现在的人都太忙,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做一个事还挺难,从一个月开始,哪怕二、三十年后再说一礼拜一善,或者五十年后再说日行一善都可以。我们就从简单的开始,世界需要我们,就是让我们去改变。”对于一些人来说,成熟的生命阅历往往意味着疲软和隐退心态,而经历了繁华巅峰的李连杰则更愿意将自己的生命智慧转化成普世的善念,与更多的人分享,这几乎是一种发大愿力的修行,这和他的武术比较起来是另外一个方向上的疯狂,依然属于超人行为,“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们不能接受的一些事物,是因为累积了人生过去的一些经验。两百年后你又怎么知道现在看来那些疯狂的想法不能实现呢,所以我觉得永远都要用一颗开放的心,什么都可以尝试,一切皆有可能。我并不觉得它疯狂,只是时间的问题。在这个世纪里你觉得疯狂,五个世纪后它一点不疯狂,那时今天所谓的疯狂可能是很落后的一个想法了。”
物质与精神并存的模式
李连杰并没有在开始慈善行为之后放弃电影,这恰恰说明了他的理性,电影这么有效的传播媒介,对他的个人品牌和壹基金的影响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关于李连杰的是是非非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我其实就是尽到公民的义务,每个人都是。我不奢望所有人来认同我,事实上,如果你想通过获得全社会的认同来开解自己,那干脆就别做这件事。”李连杰并没有说,自己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节点上,他在世界趋向一同、价值观和信仰被重新需要的时候,开始了自己向外的、公开的内心修行,他的人生到了一个非同凡响的阶段。
“我深信,虽然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富有想法、创意、激情和精力的人们。我最大的梦想是希望人类都健康快乐,但人家会认为很空,什么叫健康快乐?我觉得人类未来所需要的就是从物质极度发达的社会转变成一种物质和精神并存的模式。过度的开发地球和追求物质已经对人类造成了伤害,现在说起壹基金我不希望大家觉得这只是一个慈善组织,我希望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公益组织,而改变世界,就是从我做起。”
李连杰先生
李连杰在“壹基金”的发展上,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和逻辑,而看着他坚定的眼神,你会不由得进入他的语言系统当中,“在这个事业上,我会去坚持我自己的思考。当然这个思考不是一成不变的。慈善需要激情,公益需要理性。我已经把这个事业作为一生的梦想去做了,我一直会说,壹基金就做一个“推土机”,在没有路的地方推出一条路来,给后人找到经验。我没有想得到任何东西,所以我不会被打倒。”这一刻的李连杰处在一个神奇的小宇宙之中,这个小宇宙包括了他的武艺、哲学、情感,以及我们所在的公众解释系统多加与他的一切,这些元素单独看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并非人人都能掌握这样的操控技巧和平衡水准。
对于很多人来说,偶像无疑是智慧的捷径,而成功学就是可以复制的人生技巧,但对于李连杰而言,传奇永远是一个封闭的字眼,它有自己独立的尊严,是非议和怀疑所不能消解的,而其生命智慧只能分享,并不能生搬硬套,李连杰的成功几乎杜绝了再现的可能:过人的天赋,独特的历史机遇,刻骨铭心的情感和生命体悟,这种种一切被李连杰的坚定性格凝结起来,成为一种坚不可摧的人生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李连杰真正塑造出了有价值的生命质地,而他也永远是那个我们爱戴的英雄:眼神清明,坚钢不可夺其志。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