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题是中国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不管做什么,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做人。吕思清把做人的根基打好后,对于多样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利用就水到渠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坚韧、刻苦、勤奋让我受益匪浅。我到英国去,和坐着火车上北京的感觉一样,只是到那边觉得漂亮很多,有很多电视看。但是饭菜太难吃了。简直是我成长过程中最难吃的饭。其中有一个中国厨师,每次我都盼着他做饭的那一天。再回国,同学都给我起了个外号‘gentleman’,出门时也总是习惯给女同学开门,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同学就觉得我格格不入。去了美国后,西部文化我也接受。我难得的接受了三种文化:中国文化,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并且我把这三种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其实人需要多面性,人需要有符号,需要丰富的人生表现。需要豪放时,我会有;需要信心时,我会有;需要中国式的情感时,我也会有。看上去我是混搭的,但是我的主题,更多的是中国的东西。在这三种文化上,我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在和朋友接触上,他们会觉得我身上总有新鲜的东西。因为那是三种文化在发酵。”
吕思清
从儿童时期,因为音乐,吕思清就收到了很多音乐以外的东西。虽说成名要趁早,但是早成名伴随的大多是夭折或者扭曲。面对早早到来的荣誉和认可,他迷失过吗?“过去了的东西,我是接受的。在行走的过程中,肯定也有过迷茫或是迷失的时候,人性本是有弱点的。”在别人看来,吕思清的人生堪称完美,一帆风顺。何来迷失?“这就像我们开音乐会前一样,每天要不断反复练习,琢磨,磨合,然后演出,观众给我们掌声和鲜花。但是这背后确实要付出很多汗水和勤奋,虽然不至于像竞技运动员那样要付出伤痛和鲜血。我总是这样比喻,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别人,把最痛苦的留给自己,音乐家艺术家都是这样。我们时时刻刻在挑战自己,莎士比亚说,To be or not to be。这句话真的很经典,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挑战。很多人对才能的理解很狭窄,甚至仅限于专业技能,但是人生真正的才能是自律,对自己目标的执着和坚韧。一个人即便天赋极高,如果不是天天去练,天天去熟悉,恐怕也一事无成。比如泰戈伍兹,费德勒等等也是这样的,他们一定是非常的自律,非常的坚韧,并且具有极强的抗压性。这些其实也是一种天分,有的人就是没有这种天分。成功的人一定具有最强的韧劲和抗压性。”
说到抗压性,对于很多当代人来说,似乎像遍布的养生常识一样炙手可热,因为稀缺而市场倍增。年轻化的主流群体,缤纷的诱惑,面临转变的多样选择,新增的食物,新增的职业,新增的需求鼓鼓囊囊地砸向人群。吕思清频频点头认同种种现象的存在与发生,然而他也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所以我们更应该用音乐唤醒人们的内心,让他们找到精神上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这已经上升为音乐家的使命。”吕思清的声名只会加添他承载的压力。“我经常跟我的画家朋友说,你画不好可以重新画,直到画好了为止;作家也是,写得不满意删掉,再写,直到写好了为止,观众看到的永远都是你们愿意拿出来的成品。但是音乐家不一样,这是一锤子买卖,对于刚刚上路的人来说,压力尤其大。假使100场音乐会,99场都很成功,只有一场出现意外,那么所有人都只会记得这失败的一场。我们没有可比的对手,永远都是在跟自己竞赛。”舞台的一瞬辉煌,要么胜,要么就是败。对于吕思清,经常性地全世界巡演,环境变化之大也是面对的一个困难。“如何调整好自己,如何调好时差,如何补充坐飞机消耗的体力,归总就是如何给自己解压、充电。”所以闲下来他玩玩收藏,喝喝红酒,品尝美食,放松旅游,结交朋友,也是给自己解压充电的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