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
“波普教皇”的复制之路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真正的安迪·沃霍尔,只需看看我的绘画、电影和我的外表,没有什么东西隐藏其后。”
安迪·沃霍尔被称为“波普教皇”,有人打趣说,人人都知道安迪·沃霍尔,但并非人人都知道教皇。可见这个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匹斯堡的捷克后裔多么地深入人心。沃霍尔从小酷爱绘画,曾在卡耐基技术学院学习。1949年6月,21岁的安迪离开匹斯堡去纽约寻找发迹机会,他明白要在美国的视觉艺术上获得成就,就必须让人们看到他、知道他的存在,大众传媒给了他许多启示。但生活永远不会像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第一次抵达纽约时,他和画家菲利普·皮尔斯搬进位于东村的一间又小又脏的公寓里。1959年,在经历几次与人合租之后,他才因为商业艺术方面的成功,买下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寓,并一直居住在那里,直到去世。50年代末期,在沃霍尔作为商业插画家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艺术评论人戴维·鲍登与他在一次聚会上结识了,当时沃霍尔还没有进入波普艺术,但因为两人都收藏艺术品,共同的兴趣很快使他俩走到了一起。几年之后,沃霍尔的波普之梦开始登场,鲍登就此开始了对沃霍尔的支持,并持续了一生,他写了大量关于沃霍尔的权威文章,对沃霍尔的欣赏以及崇拜可见一斑。
说60年代是沃霍尔的年代一点都不夸张,在这段时期,沃霍尔有大量的作品问世,而其作品形式来自方方面面。1962年11月,他因展出汤罐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从此他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坎贝尔汤罐、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毛泽东像、蒙娜丽莎像以及玛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列。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他的作品全部售罄,这使沃霍尔成为即将兴起的一场运动的领导者。除了这次展览,沃霍尔也参与了颇具规模的西德尼·坚尼斯画廊的群展“新现实主义者”,那是当季被谈论最多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成为纽约艺术界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艺术界的改朝换代。波普艺术战胜了抽象表现主义,在当时的美国掀起狂风大浪,“爱没有席卷这个国家,波普艺术却做到了。”
玛丽莲・梦露的头像,是沃霍尔作品中一个最令人关注的主题。在1967年所作的《玛丽莲・梦露》一画中,以那位不幸的好莱坞性感影星的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复排列。那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一个个梦露头像,反映出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沃霍尔的绘画中常出现涂污的报纸网纹、油墨不朽的版面、套印不准的粗糙影像,让人像看电视一样一闪而过,而不是如欣赏绘画般仔细观看。他的作品,突出一种嘲讽与冷静,他描绘了简单清楚而反复出现的东西,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最令我们记得的形象符号。沃霍尔有一种直觉,能从数百万大众传媒递送的照片和图像中,找出他所要的那一张绘画原型。
的确,安迪·沃霍尔一直在强调他的复制性艺术,而对于复制性艺术的这个命题的提出,以及其发展成长的经历,是没有人可以复制的。这一点,或许聪明的沃霍尔早已预料到了,所以,在他说那些“我喜欢无聊的东西,我喜欢一样的可以被不断地重复的事”以及“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一部机器,每个人应该和另一个人一模一样”的时候,一定暗自窃喜,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东西具有太强烈的风格特点,那是只属于安迪·沃霍尔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