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肖像画走向“新古典”
靳尚谊的艺术成就集中表现在肖像画的创作上。他说:“对于我来说,再怎么变化,我画人物、画肖像的兴趣也不会变,因为我对人感兴趣。”
“马训班”毕业后,靳尚谊没有被分到油画系当老师,而是到版画系教素描。对这段经历,他欣慰地说:“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再珍贵不过,是为我后来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马克西莫夫讲的结构问题虽然懂了,但还没有实践,所以在版画系的五年我完全在研究素描问题,然后就是色彩。”与此同时,靳尚谊并没有放弃油画,创作了《送别》、《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十二月会议》等革命历史画,特别是其中的毛泽东肖像《十二月会议》,坚定了他以人物肖像为自己主攻的创作方向。
1962年,靳尚谊结束了版画系长达5年的素描教学工作,调入油画系第一工作室,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吴作人工作室。1979年的夏天,靳尚谊随中国艺术考察团访问西德,生平第一次看到欧洲古典绘画大师的原作。“我上学的时候基本接受的是印象派前后的油画画法,是用笔触塑造一些写意性作品。古典原作基本没见过,印刷品也印得不好,感觉旧、腻,相当长时间里是不喜欢的。”但站到大师原作前,靳尚谊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凡·代克的画作很精彩,还有波提切利。特别是伦勃朗,老到、苍劲的感觉,冷暖颜色交织成宝石般的色彩,气氛朦朦胧胧,浑然一体,有一种神秘感,有些技巧我们很难搞清楚。”事后靳尚谊对别人说:“古典的作品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但不知道是怎么画的;现代派作品知道作者是怎么画的,但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西德归来,靳尚谊的画风发生了变化,《雕塑家张润凯》《画家黄永玉》等一批带有探索性的肖像,便是这段时间的作品。
《双人体》 87.8×95cm 纸上版画
1981年底,靳尚谊再次出国,赴美国探亲一年。这次的美国之旅让他领悟到又一个对自己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的词:体积。“看了大量原作,发现我的油画比人差。差在什么地方呢?最后我发现,就是体积没有做到家。”靳尚谊恳切地说。
在美国,他进行了第一次运用欧洲古典技法的尝试。一度画廊老板给了他一张照片,请他画张肖像。靳尚谊摒弃了以前一个面一扫而过的画法,而是用层次一点一点地推过去,每个边线都让它转过去。这样做了以后,他发现整个画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今他还记得画廊老板对这张画的评价:“惊人的准确和生动。”但当时的靳尚谊并不满足于给画廊绘制定制媒介物这个层次,最终选择回国。
“这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回国不久,在创作了《双人体》《自然的歌》后,靳尚谊运用领会到的欧洲古典技法,针对“体积感”进行了又一次实践,其结果是诞生了他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转型与突破之作—《塔吉克新娘》。
1983年,当《塔吉克新娘》静静地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上亮相时,她的优美宁静和无限生机、强烈的明暗对比、单纯而强烈的色彩,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有评论认为,这幅画“艺术处理上堪称完美,开创了中国‘新古典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