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训班”的收获
43岁的马克西莫夫到中国的目的很简单—办一个培训班,培养中国高等美术学校的油画师资力量。而这个班就是后来在中国画坛声名远扬的“马训班”。进“马训班”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导师推荐,还要通过层层面试选拔。幸运的是,靳尚谊顺利通过了考试。“上课后,我才渐渐了解到这个班除了我和詹建俊,其他学员都是大学老师,甚至是教授。这让当时的我受宠若惊。”谦虚的靳尚谊至今都还保持着对“师生关系”的一份尊重。
在“马训班”,靳尚谊第一次听到了“结构”这个词。“我学素描时学体积、空间、分面,但是没有结构。马克西莫夫讲到了结构,这些因素全串起来了,使我对素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首先要把人的骨骼搞清楚,这样观察人的动作就比较容易了,另外骨头是连结在一起的,是人身上的基本架子,肌肉和骨骼也紧密连在一起,是一个整体。我们通过光照的明暗起伏和体积,表现人骨骼、肌肉连结而成的结构,以此来检验我以前的那些画都是似是而非,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蜻蜓》 91.2×95cm 纸上版画
1957年,靳尚谊经过两年的学习后,完成了他在“马训班”的全部课程。这年春天,他开始筹备毕业创作。当第一幅构图被马克西莫夫否定后,他决定把中苏登山队合作、成功登上慕士塔格峰作为绘画题材。对这幅毕业作品,靳尚谊非常认真,专门访问了当时登山队的队员,借了登山服、登山器具,还请在美院附中上学的混血模特刘开业当模特。
“马训班”的毕业展览很隆重,由朱德委员长参观展览,还专门出版了画册。但靳尚谊花了很多心血的《登上慕士塔格峰》却并不是其中的佼佼者。马克西莫夫比较喜欢的是汪诚一的《信》、侯一民的《地下工作者》,还有詹建俊的《起家》。而对靳尚谊的作品则认为:“画气不贯。”
靳尚谊现在回想起来说:“他说得很对,我当时没有能力把多人物的场面组织好。”如今,已经成为大师的靳尚谊对“气贯”又有了另一层理解。他说:“画面上气韵是否贯通,实际上体现的是修养够不够,技术水平够不够,对画面的熟悉程度够不够。真要达到气韵贯通,得经过一个十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但追求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完成之后是很幸福的,也许这才是所谓的一气呵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