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首富,不是我的巅峰

  别人做过的,我就不再做

  “如果没有创新,企业就是死路一条。”看似无奇的警句,却是王健林从一个退伍军人到中国首富的奋斗过程中总结出的最有价值的经验。明年,王健林就整整60岁了。这个个子不够高,样子也不够出众的中年男人,当你接近他时,会感受到他身上被一团“气”裹挟着。那是用半辈子的磨难、风浪、见识修炼之后形成的气场,是被刻意收敛的枭雄霸气。

  对于王健林的第一桶金,网上有一些质疑声,在中国人对成功商人的“独特判断”下,有人说他出身特权家庭,更有传他得益于当大官的老丈人云云。的确,王健林的父亲曾经是省级干部,但这样的背景并没有让他成为“官商合作”模式的既得利益者,而是让他看尽官场百态,笃定了“商人不能依附于官”的原则。在王健林看来,不论企业还是个人,只有创新才能扭转局面,改变命运,延长成功。

  当了17年兵,提前吃尽了一辈子苦。王健林退伍后干了几年行政工作,借着改革的东风,他也伺机而动。80年代末是孵化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关键时期。此时,远在中国最南端的王石、冯仑、潘石屹等几个小青年正四处借钱联手改造一套烂尾楼,雄心勃勃地挖掘人生第一桶金。而在中国北端的王健林,也不约而同地想到“改造”—这个在拿不到土地配额的年代里,创业者唯一能介入房地产行业的方法。

  王健林争取到的是大连政府北门棚户区的改造项目。在当时的居民楼设计上,他起用了铝合金窗、防盗门、改明厅、设洗手间等创举。给房间加洗手间的做法甚至遭到纪委审查,因为这在当时是局级以上干部住房才有的配套设施。在这个项目里,王健林为“万达”干干净净地赚到千万元,成功捞到“万达”第一桶金。

王健林:首富,不是我的巅峰

王健林团队以1.72亿元拍得毕加索名画

  回首创业的磨难,王健林至今唏嘘不已。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他和青年人讲述那段坎坷的遭遇:银行拒绝贷款,地方政府处处为难,资源难觅,做了诸如夜里蹲守在行长家门外等很多丧失尊严的事。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磨合期里,中国消费者对商业地产怀着种种敌意。在万达做商业开发项目的过程里,王健林一共当了222回被告,频繁的打击导致军心动摇。王健林说:“如果五年后还这样,咱们就撤!”或许是17年的军营训练赋予了他坚韧的毅力和执行力。果然,五年之后,王健林熬了出来—万达的商业地产形成了一种具有改变城市功能、结构的创新产品。别人永远记住的是你辉煌的一刻,而那一刻背后的种种磨难,往往会淘汰掉大批梦想家。

  在房地产大佬热衷投资住宅项目时,王健林却只专注商业地产,“万达广场”有把城市非中心变成中心的功能,甚至成为地方政府业绩的孵化器。“我为什么一直要搞创新,就是要政府来主动找我。你要是去找它,它牛哄哄的,要是吃拿卡要怎么办?你是给还是不给?它要是来找你就容易得多。”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王健林、首富、万达集团、美国AMC,获取更多相关微信。

 您可能还有兴趣的内容:
  • 比尔·盖茨的重金“健康秘笈”
  • ZARA女王的传奇人生 从裁缝到女首富
  • 李彦宏 首富登龙术
  • 卡洛斯·斯利姆和他的商业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