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在创作了一系列以此为形象的绘画、蓝色、暖光、投影、安全以及幻觉等被杂糅进每张作品。从第一张的写实到以线条描绘轮廓,再到最后以褶皱描绘同一情景,试图以这样一种不安定构成每一幅画面,最终组成一个相对完整而又稳定的结构。
从这个方面看,张慧在长征空间的新展似乎是完成了一次向现实理性克制的陈述。关系和线索在创作中的结构以微妙的尺度得以把握。张慧不希望自己创作的线索变成自己的人质,同时,也不希望线索太松散,结构不够稳固。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个辛苦的博弈。通过张慧隐晦的线索穿连,现实中带给他疑问和挑衅的事物被重现、异化和肢解在作品之上。通过这些作品,张慧创造了天上、地下和虚无的三种状态,在基础缺失的状况下,我们似乎只能留在虚无保持怀疑。而张慧在怀疑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对现实的存在保留了一份深刻的敬畏。
张慧:构建“蓝图”
肉眼的谎言
20世纪60年代生人的张慧在同时代的艺术家中有着独特的视角。之所以说他独特,是因为我们从没有在他的创作中发现某一种旗帜鲜明的视觉印象,这或许源自人们日常的视觉认知。这些认知大多已被生活经验、文化经验、情感经验所“训练”,使得我们习惯性地在前提条件下进行筛选与判断。我们看到的是否就是视觉所反映的世界?张慧的答案是否定的。纵观他的创作,唯一得到的是思维线索与潜在其下的“物”的本质,这就要求了观者在画面主体上的递进式思考,还原世界的本来形态。
在张慧2012年长征空间个展“空地”中,“怀疑”的定义被分解成“围观”、“霓虹灯”、“救生圈”、“听及对话”等叙事结构展开。这一系列是张慧近年的重要创作,这些作品在深入探究“物”的本质属性上尤为突出。每组主题由4至5张作品组成,线性关系引领着或明或暗的线索,搭建出独立的结构,却又彼此呼应,“救生圈”就是其中的代表。张慧并不是热爱摄影的人,大多数照片都是为了入画。有时他会因为看到了某个场景而产生一瞬间的创作灵感、”如果我发现自己回家后仍对这个场景念念不忘的话,我就认定这个灵感是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场景,并拿起相机返回原地,进行场景拍摄。”张慧说。
张慧:构建“蓝图”
“救生圈”通常被理解为希望与自由。在张慧的这一组作品中,我们看到第一张救生圈被锁环禁锢在地面,而画中的地面则是浓到化不开的黑色画布,这一怀疑是对现实怀疑的开始。在接下来的三张作品中,救生圈的禁锢越来越少直至升空,色彩也逐渐变得明亮,在最后一张完全自由的彩虹救生圈画面下,艺术家依然保留了黑色的布景,这是张慧对现实的保留态度:理想或许会实现,但是未必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