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风光 黄金时代
1986年,在一个电视台的春节节目上,徐克和太太施南生,以及章国明、泰迪罗宾等好友组成了“猛虎乐队”,穿着风衣,戴着墨镜在舞台上又唱又跳,乍一眼看去,根本看不出来眼前这个一副艺术青年样子的人就是那个已经开始誉满香江的徐克。徐克在骨子里无疑是反叛的,充满创造力,这在他第一部剧情长片《蝶变》有着完整的体现。本片的拍摄得益于那部电视剧集《金刀情侠》—香港资深电影人吴思远因为这部剧集而对徐克的才华充满信心,大力支持徐克拍摄《蝶变》。这部电影看起来是一部武侠题材,但徐克在其中融入了大量的恐怖、奇幻和惊悚元素,而且大胆运用了颇具现代色彩的电影特效,其强烈而独特的语言系统、诡谲而夸张的风格诉求都凸显了徐克后来的特色;这些特点使得本片一下在和当时的邵氏武侠电影区别开来,成为香港电影划时代性质的作品,而徐克本身也因为本片中求新求变的革命意志,而被誉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旗手。
徐克
哪怕是在新浪潮这样的颇富文艺色彩的电影潮流之中,除了电影方法的创造力之外,徐克已经表现出了对商业元素的熟练应用,这意味着他将来有可能制作更加有影响力的作品。果不其然,徐克在接下来的几年之间里,表现出了一个传奇人物所应该具备的华丽的上升曲线。在第一部剧情长片《蝶变》之后,徐克相继制作了《地狱无门》、《第一类接触》、《新蜀山剑侠》、《上海之夜》、《鬼马智多星》和《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等影片。其中《地狱无门》和《第一类接触》在风格和世界观的设定上接近于《蝶变》的延续,风格和表述方法上对于当时的香港电影来说,甚至有惊世骇俗之谓,这三部电影被称为“混乱三部曲”。《新蜀山剑侠》是华语电影史上的传奇,徐克大胆邀请了当年《星球大战》的特效团队,将一个原本老套的剑侠志异拍成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徐克在本片当中表现出了对于色彩和人物造型的杰出天分,而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了当时的时代,使得本片所赢得的承认要比应有的推迟。拍摄于1981年的《鬼马智多星》为徐克摘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桂冠;而《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更是成为当年的票房大鳄,赢得了3000万港币的票房;如果在之前的电影当中,徐克所表现的是一个艺术家的素养和传奇的苗头,那么通过这两部票房的大热之作,徐克正式进入了香港一线导演的行列,很少有导演能够像徐克这么顺利,在短短的数年的时间里,既能证明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又能向投资人证明在市场上的实战能力,同时赢得票房和口碑。
1984年,徐克和自己的太太施南生创立了电影工作室,创业作《上海之夜》,这部电影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历史大背景下的市井人物的悲欢,既有写实的笔触,也有浪漫的情感描写,这部电影在情感诉求上更加接近徐克后来成熟时期的作品:庄重的生命意志和细腻刻骨的相依为命。从这部电影开始,徐克也正式和太太施南生开始了独特的、延续至今的夫妻档,电影工作室的所有电影都由徐克负责策划、编剧、导演的制作,而施南生则负责电影内容以外的融资、发行和宣传,在一部又一部电影的辉映下,他们之间的情感也超出了爱人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他们长达数十年的婚姻生活和职业生涯已经成为一段烛照现实的传奇。
徐克的电影几乎从来没有表现过日常生活,从来都是具有超脱意义的传奇掌故,而这份传奇气息当中永远是具有明确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情怀,这一点大概要追溯到徐克青少年时期的移民生活,以及成年之后的海外求学经历。在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当中,徐克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文化归属当中,他的电影中最感人的部分,永远是关乎群体或者个体命运的呐喊。对于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则传奇来说,徐克在根本上赋予了与众不同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