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走在人前的前瞻性,为他带来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对户外运动的强烈热爱,给他带来了对生命极限挑战的快感;在媒体中过高的曝光率,让他一次次成为社会的焦点;“口无遮拦”的性格,让他成为千夫所指的王十块,铁公鸡;对保护环境的执着追求,又为他追回不少人气……当你走过丰富的人生彩页时,时间不只在脑海里留下记忆,同时也在你身上的某个角落悄悄烙印下它的轨迹。王石的人生角色在不断变化着,如他自己所说: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再到“彰显个性的登山爱好者”,如今已变成“关心全球变暖的环保主义者”。这种多重生命线的轨迹,让他原本乖僻的性格也有了不小的变化。“王老虎”到“王老父”的巨变可以说是时间留给他最好的礼物。
王石
奏鸣曲
三十岁,不甘于平凡和平庸
不像其他白手起家的知名商界大亨,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赚到第一桶金,王石的创业人生在三十二岁才刚刚开始。之前的他,再平凡不过,过着一般人的平庸生活。因为父母的家庭背景和出身不错,他一直过着小康的生活。上学,参军(而没有上山下乡),工作,大学,成家。这一切的一切,在成千上万的小干部子弟中不断上演,王石的没有丝毫的不同与奇特。不过也没有任何值得抱怨的不幸,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平稳前进。
但是,他对这样难得的简单生活并不满意,地道点儿的说法叫“不安分”。也许这种充满奋斗精神的基因来自于母亲锡伯族的遗传,勇敢的前进。正如法国作家司汤达笔下《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有着“那种不甘于平庸,以个人之力奋斗拼搏的野心”。正是这份野性的精神,把王石带到了深圳。那时的他已经是有家,有儿女的人了。可是这些并没有成为他开始挑战人生的负担,而是作为永久坚强的后盾,支持着他每一步的发展。就这样,他在深圳,通过倒卖玉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也是他对他三十而立最好的礼物,一个崭新的未来,一张美好的蓝图,在王石的眼前展开。
快板
“先按抢答器”的企业家精神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这谚语在商场上是条不变的至理名言。王石也是一直抱着他要“先按抢答器”的原则把一家小贸易公司,做成现在的地产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