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与日本已逝表演艺术家高仓健合影
在经历了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困顿与绝望,张艺谋从悖逆传统的新生代渐变成主流社会的成功人士。尽管他自己一再放低姿态,但也不得不承认,做导演做到他这个份儿上,已经不单纯只是一个艺术工作者,他是中国文化的全球代言人,掌管着从城市山水、意大利歌剧到奥林匹克等若干视觉系统,只是这一步步并非他的设计,他只是顺应了这个大时代赋予他的使命,而后坚持着他的创意和独特性全力以赴,呕心沥血。将这一切归纳起来,正是他成功的三要素:机遇;态度;实力。排名分先后。
他承认自己已经脱离社会很久,“我不相信哪个导演能真的接地气,一个导演的作品真到被观众关注的程度,他就不要想跟工人在一块,跟农民在一块,你去那种地方会被认出来,你也没有时间,这是一种物质上的脱离生活。而在精神层面的接地气,就是指你了解各种信息,而这些信息反馈到你这儿,你会有自己的过滤,有自己的评价,广种薄收,你就能接地气。”
每天临睡前,张艺谋有固定的阅读时间,他希望可以找到诱发自己创作冲动的作品,“我会看小说、也会上网看新闻,凡是有话题的,别人推荐给我,我都会看,我的阅读量很大很杂,这是我了解外部世界的方式。”
但相比早年间,文学环境的改变,让他越来越难挑到适合的剧本,“现在每拍一部电影,我必须强迫自己参与大量的编剧意识,就是打磨剧本。我觉得对我是个浪费。”《归来》他用了两年半磨剧本,只用70天的时间去拍摄,“我并不想当一个作家导演。如果有好剧本,让我用两个月打磨一下就去拍,那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没有啊!”
导演身份以外的张艺谋,认为生活里的自己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因为工作忙碌,他并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但自小与父亲的相处模式却让他引以为戒,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严父,“我是生长在一个传统家庭,严父慈母,父亲非常严厉,我一见他就害怕、紧张,直到长大了还是那样大学毕业好多年了,给家里打电话,跟我父亲都没有话说。现在我也不太善于跟孩子交流,他们都是由妈妈照顾,但有一点,我跟他们在一起从来不会板着脸。”
而媒体在过去的这些年里给予了张艺谋太多或神话或妖魔化的渲染,所以他很赞同太太创建微博与公众分享家庭生活,“她在微博上发一些图片,也是希望我们能有一个平台让大家了解我们,不要听信一些乱七八糟的说法。其实我和她一样,都只希望过平凡、普通的生活。”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