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日》
《花儿》
“人和物品没有什么不同”
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是个人人都向往广州的年代。意识形态不再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商业诱惑成了主导人们的新元素。曾浩也曾动过“是不是要下海”的念头,但想到自己四年附中和四年央美的科班经历,半途而废,还真有些不甘心。
1992年,曾浩的作品《气球系列之二》受邀参加广州双年展。从这幅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曾浩对枯燥、乏味的现代生活的不恭心态。画面上,一个正要跨上自行车的男人与他面前一个开怀大笑的女人保持着眼前与“近距离”的呼应。同时,这个以“气球”为主题的系列,具有绘画形象的象征性与寓意性的含义:生活的斑斓与空有其表。无独有偶,1993年,曾浩被调到广州美院工作。这样的工作调动,更加坚定了曾浩南下广州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浩开始对作品尝试做减法。1994年,曾浩开始明显减弱空间的重要性,如《星期天》和《花儿》,仅仅只是放置了几张树叶或者干脆只是一件装饰物。到了1995年,曾浩的作品《昨天》,从多少利用一些物品的构图,到彻底地放弃物理空间,进行了再一次的突破。
此时,曾浩的概念终于明确:人与物体的漂浮在没有依据的空间相互呼应。
很快,这个趋势在1996年的作品中得到了彻底的展开。他的作品《1995年8月10日》和《星期天下午》,都是那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到了1996年,人物在曾浩的作品中被尽可能地缩小了。曾浩认为:“人和物品没有什么不同。”
“通过绘画,完全可以实现经济独立。”
1997年,对曾浩来说,是难忘的一年。
那一年,曾浩在中央美院画廊举办首次个人展览。在这个展览上,他卖出了第一幅作品《下午五点》。“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我清楚的是,通过绘画,完全可以实现经济独立。”曾浩说。个展之后,曾浩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在1998年,曾浩最终离开广州,北上北京。
从2004年开始,曾浩在作品中将散落的物品—衣柜、矿泉水瓶子、苍蝇拍、沙发、桌子或是卷筒卫生纸放在晨曦或者黄昏的风景中。在《2004年6月23日》这类作品里,风景是具体的,就像是不经意拍下的照片。不过,曾经的散落物与风景的关系仍然是飘忽不定的,曾浩提醒的仍然是空间的不确定性。
2006年,曾浩开始涉足装置。他通过综合材料在三维空间摆弄他在绘画中安排过的物体,包括建筑、飞机与乳罩等日常用品。那一年,曾浩在沪申画廊举办了“环顾”个展。
正如展览的标题“环顾”一样,这个展览从空间上给人一种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再把元素串起来的滋味。曾浩在这个展览中锁定的一个课题是利用画廊空间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来表达一种对小空间和大空间的再认识,譬如,两个层面的空间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就像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现之间有趣的关系一样。
这个展览有两个部分。一是一个卫生纸形状的装置。曾浩在这个通体白色、4米x2.2米x2.2米的装置作品中以随意又凌乱的手法描绘了某一天世界各地的新闻,呈现给观众一个粗线条的视觉版本。想表达的就是新闻永远都在一如既往地发生,久而久之,颇有几分日常所用的卫生纸一般平凡。第二个部分即是展厅室内的绿地和投影出来的外滩三号周边的外景。走入画廊,观众按照空间的顺序欣赏了卫生纸的装置作品后,依次会进入整个展厅的第二道门。之后便会发现这是一个较为黑暗的空间,其中可以看到这件作品的两个部分,地板上的绿地,或曰微型的人造花园以及由14个投影装置反映出的外滩三号大楼四周的景象,是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景象。
2008年,曾浩远赴雅典,受邀参加《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艺术展。2009年,他又受邀参加53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这届中国馆的主题是“见微知著”,与曾浩的风格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