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抉择之悦
有“数学神童”之誉的沈南鹏在精密复杂的人生抉择上近乎完美地实现了自己的每一次转型,这种对于人生的非凡把握恰如宝马新7系优质动力系统、超高配置所体现出来的雷霆万钧的爆发力和精准的操控能力。正因如此,沈南鹏才能朝着商业领袖的道路上一路高歌,享受掌控未来的无上乐趣。
生于1967年的沈南鹏,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沈南鹏很早就表现出对于数字的敏锐和直觉,中学时他是远近知名的奥数竞赛一等奖得主。“在我上大学之前,一直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数学家。”
沈南鹏在15岁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后来的搭档梁建章,当时14岁的梁建章也被称作神童,这两个懵懂少年不会意识到17年后他们会联手创造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奇迹。1982年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这两个数学“神童”同时获奖。之后沈南鹏进入上海交大数学系,而梁建章就读于复旦计算机本科。4年后,两人同时来到美国,沈南鹏在耶鲁攻读商学院,梁建章在乔治亚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一个在华尔街做投行,一个进了ORACLE(甲骨文)研发部。若干年后,他们的命运再次交叉。
“那时在上海,一顿非常普通的午餐,我和建章、季崎3个人聊天。当时正是互联网第一波浪潮的时候,我们自然就谈到了能否在互联网上做些文章。大家谈到了新浪、网易、搜狐,想着还有什么产业能和互联网结合出火花。建章首先提出了改造传统旅游产业的想法,就这样,携程网随后诞生了。”沈南鹏对那顿启迪未来的午餐仍然记忆犹新,“当我们发现彼此的理念竟有着惊人相似的时候,那瞬间思维上的化学反应无法形容。”那一年是1999年。这一份相似的理念最终演变成了市值接近14亿美元的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奇迹。
沈南鹏
“如果美国是一个专业人士的乐土,那么亚洲则是创业者的天堂。”从数学家到银行家,再到资本家,沈南鹏把自己的人生归结为跟着感觉走,但与其说这种恰到好处的把握包含着神奇的或然率,还不如说这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天赋。“我在美国的第一站是纽约,如果当时去的是德克萨斯或者加州,那么我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在纽约,这个世界经济中心的氛围下,大家谈论的都是经济、股票,我自然也就跟着关注经济及资本市场了。于是,我从最初的数学系转到了MBA,也就这样‘随大流儿’地进入到了资本这个领域。谈不上幸运,我仍然很羡慕我原来那些仍在做科研的同学。”
1992年耶鲁大学商学院毕业以后,24岁的沈南鹏在花旗银行华尔街分行开始了投行生涯,他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人脉。“当年看人家去财政部都是找某某同学,而我没有这样的现成关系,我的同学在这个年龄都还没做起来。”沈南鹏颇为感慨,“人脉是与年龄呈‘线性比’的,是一点点跟着时间走的,当时的市场环境不是很好,找工作很难。我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也不认识什么人,还是亚裔,没有任何优势。我在去花旗之前应聘过十几家公司,都失败了。”
沈南鹏最开始做普通的投资银行工作,关注的是拉美证券及衍生产品。默默无闻的两年以后,情况突然发生了改变。由于中国经济形势持续看好,开始有第一批企业海外上市,有中国背景的证券业者格外吃香。“1994年去雷曼之前,我接到了几个OFFER,那种感觉真是完全不一样了。”得益于时代机缘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沈南鹏随后出任了德意志银行的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其间,沈最引以为豪的是帮助中国财政部成功发行了5亿马克债券和多家中国企业发债上市。
就在投行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沈南鹏却离开了投行业,转去携程网创业。“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当时的确是犹豫过,毕竟已经做了8年,成本很大,但还是怀着一股激情出来创业了。现在想来,互联网的泡沫也不全是坏事,在那个挺‘忽悠’的年代里,‘泡沫’刺激了我们的创业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