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摩尔:摩尔定律背后的人
  导读: 高登·摩尔的名字和摩尔定律连在一起,和英特尔连在一起。出身寒门的他,在耄耋之年成为超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头号慈善家,这一经历是美国这个造梦厂的见证,是硅谷奇迹的见证。

  寒门贵子与化学的邂逅

  1929年1月3日,高登·摩尔出生在加州旧金山佩斯卡迪诺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没有什么文凭,从17岁开始就担负起了养家的责任,尽职地做着地方治安官,母亲的文化水平也只到中学。尽管父母学识都不高,他们却尽其所能地为小摩尔创造了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在学校里,小摩尔是个让老师既爱又恨的学生。他常常翘课,在校外弄些不相干的小发明,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11岁那年,小摩尔接触到了化学。那年的圣诞,邻居家的小孩收到了很特别的礼物—一个化学装置,里面盛满了各种化学试剂,胡乱的搭配能产生不同的反应,甚至会有爆炸的效果。这个神秘的世界彻底征服了小摩尔的好奇心,从此他像着了魔一样地天天到邻居家报到。这时的小摩尔树立了最初的理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化学家。

高登·摩尔:摩尔定律背后的人

高登·摩尔

  怀揣着做一名化学家的梦想,小摩尔中学毕业后如愿进入著名的加州伯克利分校,学习化学专业。1950年,21岁的摩尔获得了伯克利分校的化学学士学位。他去了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深造,四年后,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和辅修物理的学位。

  毕业后,摩尔选择了离家不远的约翰·霍普斯金大学物理实验室进行基础研究的工作,他花费两年的时间进行红外吸收线性状和火焰分光分析的观察和研究。然而,对这位充满探索精神的年轻人来说,基础研究似乎并非他的归属,思想的不安定又促使他去寻找更强大的磁场。

  成也肖克利,败也肖克利

  加入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成为摩尔一生的转折点。这个实验室是由“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在1955年创办的,设立在著名的硅谷—不过当时,硅谷是默默无名的,仅有惠普一家公司。肖克利也因此成为了硅谷的第一批公民。

  诺贝尔奖的光环与其本人的雄心,使得肖克利创立实验室的消息一经传出就举世瞩目。实验室的人才招募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仰慕肖克利的人才纷纷投递来求职信。最终肖克利挑选了包括摩尔在内的八名佼佼者。肖克利实验室所引起的轰动对当时的硅谷来说也非同寻常。地处美国西部的硅谷并非传统的人才聚集地,事实上在此之前人才大都集中在美国东部。肖克利的招兵买马如同播下的种子,为硅谷日后的开枝散叶孕育了基础。

 1     2     3     4     5    下页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高登·摩尔、摩尔定律、英特尔、慈善家、肖克利,获取更多相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