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遁形 展望的艺术哲学观

  假山石

  1995年的夏天刚刚过完,展望开始和一小块石头较劲。在一次工作中,展望希望用锤子将不锈钢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一下一下的捶打忽然令他想起了用布棰拓宣纸的过程,他想石头为什么不能被这样棰拓下来。他同时想到在中国园林中,人们用真石头来堆砌假山石,以此来满足对于自然的向往,即便如此仍不愿走出门去回归到自然中,这也正是展望做“假山石”系列的初衷。而采用不锈钢这种材质再将其抛光,一个与原石形状一模一样,但本质完全不同的“假山石”就这样诞生了。这个带有金属的、闪亮的、梦幻般的—假“假山石”带来某种真实感,某种现实中不容回避的真实感—是人们对物质的崇拜。不锈钢假山石在满足当代人传统文化情结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的物欲。

无所遁形 展望的艺术哲学观

TARGET 2012年度艺术家:展望

  他把这些“假山石”拿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它们与社会发生关系,在不同的背景下,这些石头各自阐释着不同的含义。上世纪90年代北京西客站以中西合璧形象落成,招来一片骂声,而在展望眼中西客站似乎更能代表着那一时期官员们主观揣测的大众审美。同期,中国一线城市正在转型为现代化城市,展望将不锈钢假山石放置于此,以此为背景地阐释着不锈钢假山石的反讽与批判意识。《假山石》在原《清洗废墟》位置的基础上又参加了一次雕塑展,并被永久性收藏,这种无法预料的事情也令这件作品充满着反讽的趣味。他一边反复强调着时代工业化特征的同时也接受了这一现实,“假山石”无疑是与大都市形象相吻合的。

  随后他又创作了《跨越12海里—公海浮石漂流》、《镶长城》计划、《珠峰顶上的计划》等等一系列对于空间探讨的作品。在结束“假山石”对于空间的探讨后,展望又开始了对于时间的探讨。实际上,“假山石”本身就是历史中文人传统的代表,而将其包裹上不锈钢即为艺术家本身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对当下做出的传统文人精神、哲学内涵与当下关系的思考,而这为其后面的新作又埋下伏笔。

上页    1     2     3     4    下页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生活品鉴家、展望、年度艺术家、雕塑、艺术,获取更多相关微信。

 您可能还有兴趣的内容:
  • 为你定制 瑞士文化艺术之旅
  • 设计师,艺术家,还是建筑师?李鼐含的“五脊六兽”
  • 以融“和”的艺术, 打造全新功能空间 | 德国专业生活建筑空间..
  • 珠宝|艺术珠宝,究竟是艺术还是珠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