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香格纳璀璨中国梦
瑞士、上海和北京
瑞士和中国当代艺术有着特殊的渊源。瑞士人喜爱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早在中国还未建立画廊制度的上世纪80年代,瑞士收藏家、画廊老板以及各种艺术机构就已悄然进入中国。劳伦斯·何浦林,就是这种渊源的具体体现。他创办的香格纳画廊是上海第一家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廊,也是大陆最早的私人画廊之一。尽管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十年,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但他还是一个典型的瑞士人,有着瑞士山地民族的典型特征:耐心、坚韧,注重细节。
1958年,劳伦斯出生在瑞士苏黎士附近一个叫Brugg的小城市,父亲和两个兄弟都是艺术家。大学时他在苏黎士大学攻读艺术史,1985年他来到上海复旦大学学习中文,从此开始了和上海的不解之缘。出身艺术之家的劳伦斯很快就发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潜力,在中国开设画廊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越来越强烈。1995年,劳伦斯决定回到他熟悉的上海,开创自己的事业—香格纳画廊。由于缺乏资金,劳伦斯的香格纳画廊在最初的近两年并没有自己的场地,所有的作品只是在波特曼酒店的走廊展出。住在波特曼的外国人偶尔会买走一些画作,重要的是作为上海当时唯一一家中国当代艺术画廊,香格纳引起了一些国外专业收藏机构和收藏家的兴趣,他们在来上海的时候都会专程拜访这个“走廊画廊”。劳伦斯相继结识了瑞士籍策展人哈罗德·塞曼以及著名的比利时收藏家Guy Ullens。“当时我写了一百多封信邮寄给国外各大美术馆、画廊、策展人之类的,只有哈罗德·塞曼给我回了信。”劳伦斯说,“塞曼说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还有我的画廊感兴趣。”而Guy Ullens在来上海的飞机上恰巧读到了有关香格纳画廊的有趣报道,随后便很有兴致地跑来参观。
1998年画廊搬到了复兴公园,紧挨着名流云集的酒吧PARK97。虽然有了自己的展览空间,但不足100平米的简陋小屋实在放不下太多的作品。大的项目只能在外面做,比如和美术馆合作举办展览。2000年香格纳成为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整个中国地区唯一受到邀请的画廊,首次登上了巴塞尔博览会。“乔纳森·纳帕克来看过我们画廊的作品,他当时是巴塞尔在亚洲的观察员,”劳伦斯回忆道,“他回去以后就给我们寄来了邀请信。”
2005年5月,画廊正式搬迁到莫干山路50号,将之前一直当做画廊仓库使用的房子和2004年在这里新增设的展厅H空间一起,组成了新的香格纳。H来源于德语单词KUNSTHALLE,这个词在德语中的意思是指介于画廊和美术馆之间的一种非营利性质的机构,用于展示、收藏艺术作品。
如今香格纳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目前画廊有四个空间,但还处于探索阶段,虽没有严格的风格设定,但客观上仍有区别。比如最早的主空间经常举办较为活泼的群展:H空间则是相对严谨的个展和主题展览:796淮海路由于位于上海市中心,为喜欢看展览的客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吸引了很多从未接触当代艺术的路人进去参观:北京的空间是新建造的,很安静,我们做了一些十分完整的展览。”劳伦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