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燮:循环于自然与现代化之间

  物语之间

  沈文燮非常关注对物质、场域和人三者关系的解析,并通过艺术形式来再现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他并没有刻意去表现一种绝对的物质,而是试图将物质在自然状态、人为干预、场所情景中揭示它们的内在关联,既能表现出自然的本来状态,也暗示人为的意念,更能以空间和物质的关系来定义物的修辞。他的艺术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性—当人的意识是所有存在的基础时,意识就创造了世界存在。换言之,艺术家的观念就在于把人的理念融入自然,而不是与自然对抗。他对物质及其结构的关注,并不是要表现作为一种绝对物的物质原义,而是试图将存在于情景、时间、空间、运动、位置和因果关系中的物质状态以及与之相关的意义展示出来。沈文燮前辈的艺术观念主要强调的是主观经验与直接自然性,揭示其客观性与主观理念的并存。他并不追求在制作和形式上采取那种过分雕琢的手段,而是把未加工的物质与自然界的物体与人工化的物质以一定的手段加以联系,使其充分呈现出某种关系和自然状态,也就避免了人为定义化。正如铃木大拙在《禅与日本文化》中精辟的论述:“禅的心性,就是破除一切人工的形式,真正把握住其背后隐藏着的精髓。正是这种心性,哺育着日本人牢记大地、亲近自然,不断品味那不加任何雕饰的浑朴。”基于这样的东方哲学,在艺术理念上,沈文燮追求与物的“相遇”,实质上是关于人对物的尊重和心灵对物的关照,也就是主客观的统一。在表现媒介上,摒弃固定的表现物质,而采用日常的原始的自然物质或工业材料。在艺术表现上,把握存在的形式与人的心灵的关系。

循环于自然与现代化之间

The Presentation, 194×37×78cm, Wood, Steel, Wire, 2005

  “当我知道有计划的空间能让我自由地作画的时候我才开始作画,但这个过程往往通向一个开始或一个结束。”沈文燮先生的美学核心强调的是纯粹经验,也就是按照事物的原样感知,强调主观和客观的合一,在主观意识与客观物质的“相遇”时,通过不断发现物质的内涵和意义来表现物质的“原始状态”、“生成”、“转化”,进而找到与自然物质的相遇的相关性,目的在于揭示进入不可见的世界以及见之所未知的世界。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

上页    1     2     3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沈文燮、艺术大师、观念艺术、朴素,获取更多相关微信。

 您可能还有兴趣的内容:
  • 江诗丹顿:时间的“艺术大师”
  • 江诗丹顿艺术大师EléganceSartoriale系列腕表
  • Blancpain宝珀“艺术大师”工作室呈现艺术臻品
  • 江诗丹顿艺术大师“Fabuleux Ornements传奇装饰”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