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女郎索尼娅:从画布到时装的“几何”配比
  导读: 索尼娅是极少数能够在有生之年即在卢浮宫展出作品的艺术家之一,而她的设计生涯也一直持续到了晚年,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创作。

  20世纪初最伟大的时装设计师无不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法国女艺术家索尼娅·德劳耐则不需要时装设计师代劳,她直接把自己笔下的鲜艳几何图案转化为摩登时装。在“把艺术带入日常生活”这件事上,没有哪个艺术家比她更有先见之明。

艺术女郎索尼娅·德劳耐:从画布到时装

带有几何图案的摩登时装

  第一眼看到索尼娅笔下那些鲜艳同心圆时,在感到头晕目眩之余,你会认定她是一个杰出的抽象派画家,一个超群的色彩主义者,事实却不止于此。她将创作触角伸向多个实用领域:时装、面料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装饰。

  1921年,索尼娅与达达派创始人之一、罗马尼亚艺术家特里斯唐·查拉联合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时装和面料的创作。 1923 年,索尼娅设计的几何图案面料名扬美国。好莱坞女明星们也纷纷购买她的设计,并冠以“德劳耐生活方式”之名。当时,琼·克劳馥和格丽泰·嘉宝都喜欢找索尼娅为自己设计新潮而华丽的连衣裙—也就是令时尚界至今深深着迷的“爵士时代裙”。

  索尼娅将她设计的时装定义为“同发时尚”,这或许会让人联想起如今盛行的“跨界”概念。但其实这个词来源于她的“同发性”艺术理论,即某几种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相互作用所引发的韵律感。这番理论听起来深奥晦涩,看上去却再鲜明不过,绝对叫人过目不忘。

  身为艺术家的索尼娅也是个厉害的商人,她很懂得包装自己的创作。“同发时尚”的核心可以概括为纯粹的色彩、活泼的线条,崭新的形式,它像达达主义一样,把艺术和生活搅合到一起,却更为实际。

  索尼娅是极少数能够在有生之年即在卢浮宫展出作品的艺术家之一。而她的设计生涯也一直持续到了晚年。

  1979 年,她在巴黎去世,享年94岁。去世前三年,她为一家法国公司开发了一系列面料、桌布和珠宝。去世前一年,她完成了自传《我们应该去太阳上》。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



您看完本文共用了秒,分享至 则只需1秒
进入TARGET致品网新浪微博
进入TARGET致品网腾讯微博

        关注TARGET致品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luxtarget”后,您可以分别回复关键词,索尼娅·德劳耐、色彩、时装、艺术家,获取更多相关微信。

 您可能还有兴趣的内容:
  • 驱逐冬天的冷漠
  • 面对感觉,语言那样无力
  • 人物|任哲:“我希望成为这个行业的英雄”
  • 北京四季酒店推出“驻店艺术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