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于澳洲的新闻理想
默多克家族是在两个多世纪前从苏格兰移居至澳大利亚的。1851年,苏格兰的一名牧师帕特里克·默多克(也就是鲁珀特的祖父)受邀移居到墨尔本,担任牧师并一直到退休。帕特里克在教会内发挥了重要作用,曾当选澳大利亚教会最高机构澳大利亚总会的司会,同时还担任国家中学宗教教育皇家委员会主任。作为一名牧师,帕特里克坚信新闻自由,并认为新闻是对抗暴政最有力的武器。虽然自己没有投身新闻事业,但他对新闻的执着理念深深影响了他的子孙后代。
1950年凯恩·默多克(左)与妻子伊丽莎白、儿子鲁珀特
帕特里克的儿子凯恩出生在澳大利亚。中学毕业后,通过父亲的介绍,凯恩在墨尔本的《时代报》获得了一份记者工作。凯恩工作出色,不久后就被派驻至英国,负责收集新闻信息。比利·休斯担任澳大利亚总理之后,任命凯恩为澳大利亚驻伦敦首席通讯员,凯恩由此成为澳大利亚新闻业明星。到了1920年,凯恩成为墨尔本《先驱报》的主编。当他担任主编后,他首先对《先驱报》管理方式做出大范围调整,同时开设妇女专栏,以短小有趣的文章迅速建立起了庞大的读者群。在他上任后一年的时间里,《先驱报》的发行量增长了50%,充分展示出他的报业才能,他也因此成为《先驱报》集团执行董事长。
年轻时代的鲁珀特·默多克
此外,凯恩还积极开拓新兴的电台业务。到1935年,《先驱报》集团在澳大利亚的11家电台拥有股份。同时,凯恩还进军电报业务,联合电报公司组成了澳大利亚联合通讯有限公司,而他则担任该集团的总裁。
1931年3月,凯恩的儿子鲁珀特出生。父亲对儿子的爱不言而喻,兴奋之余,凯恩在《先驱报》首页刊登了儿子的照片,这似乎也预示了鲁珀特一生将与报业紧密相连。凯恩对鲁珀特寄予很高希望,还未到上学的年龄,鲁珀特就经常被带到忙碌工作的报社,从编辑记者到排版印刷,紧张有序,热情十足。鲁珀特兴奋地跑来跑去,乐于了解一切新鲜事物。每到周末,凯恩铺开报纸认真做标记,鲁珀特就会站在一边默默观察,在他成年以后,也同样养成了在报纸上做标记的习惯并保持至今。
鲁珀特在10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去寄宿学校。学校位于墨尔本西南的海边,冬天时刺骨的寒风对十多岁的孩子来说是严峻的考验。鲁珀特的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他特立独行,习惯于独立思考并有行动力,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很快担任了校报《科利欧信使报》的编辑并受到师生的瞩目。1947年,16岁的鲁珀特在学校的支持下创办了他的第一份刊物《假如重生》,这份刊物一经出版就在校园中广为传阅。《假如重生》的撰稿人多为优等生,文章选题不拘一格,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读者不仅包括在校师生,在当时墨尔本地区也有相当知名度。
由于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后来,鲁珀特顺利考入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但在他求学期间,父亲凯恩病故。等鲁珀特回到家中,父亲的葬礼已经结束。鲁珀特后来回忆说,母亲不想让父亲的葬礼留在他的记忆中。按照父亲遗嘱,鲁珀特决定继承起父亲一手创建的报业王国,并开始让家族产业走上真正的坦途。
1953年9月,鲁珀特回到澳大利亚,担任《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的出版人,正式执掌家族事业。而此时,《新闻报》已经失去往日的影响力,同时面对着竞争对手《广告商报》的挑战。在年轻的鲁珀特带领下,《新闻报》和对手进行了一次价格战,最后,《广告商报》做出让步,同意两家报纸合并,这对鲁珀特来说是一次重大胜利。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鲁珀特不过是一个富二代,并不看好他。而鲁珀特却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了报业运作当中,他对公司管理成本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报纸内容,因为报业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商品,其最终的成功仍然离不开资本运作。在其他报业公司忙于挖掘花边新闻的时候,鲁珀特已经开始和澳大利亚各家银行谈合作并得到了支持。有了银行的承诺,鲁珀特把自己的事业提升到了新高度,也和同行逐渐拉开了差距。
鲁珀特不仅把家族产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大举收购一些经营状况欠佳的报纸。在成功收购《镜报》后,鲁珀特于1964年创办了《澳大利亚报》,这份报纸很快成为澳大利亚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NextPage][/NextPage]
新闻集团
冲出澳洲,走向世界
在澳洲传媒界所向披靡的鲁珀特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海外。1968年,英国最大的星期日周报《世界新闻报》把49%的股份转让给鲁珀特,并任命他为该报主席。紧接着,鲁珀特买下了经营惨淡的《太阳报》,并从澳大利亚调来自己最信任的编辑团队,扭转了报纸的颓势。在英国,鲁珀特的报纸事业一路高歌猛进,最终把最具知名度的《泰晤士报》也收入囊中。1981年,鲁珀特收购了柯林斯出版公司40%的股份,成功进入英国出版业,进一步扩展了他的媒体帝国。
鲁珀特的野心不仅于此。他一直关注美国报业的状况,并和报业巨头随时保持着联络。1976年,《纽约邮报》的糟糕状况没有任何改变,跌至48.9万份,每年亏损5000万美元。当时美国的其他报业人士普遍认为,《纽约邮报》是一家毫无希望的报纸,而鲁珀特则坚信自己能借助《纽约邮报》多年树立起的知名度来扭转局面。在这个时候,鲁珀特决心和《纽约邮报》拥有者希夫进行一次会谈。希夫答应了鲁珀特的条件,将报纸转让给鲁珀特。果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了《纽约邮报》易手的消息,《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甚至把鲁珀特放在了封面上,一夜之间,鲁珀特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字,美国报业惊呼,澳洲大鳄来了。
收购《纽约邮报》本身为鲁珀特带来了他计划中的知名度,这为他进一步打开美国市场提供了直接帮助。很快,他又收购了《纽约》杂志和《乡村之声报》。随后又于1982年买下《先驱美国人报》,并将其改名为《波士顿先驱报》,第二年又收购了芝加哥《太阳时报》。
上世纪50年代末期,电视开始进入家庭,鲁珀特立即对这一全新的新闻传播渠道产生了极大兴趣,并开始着手创立电视台。然而这一过程并不顺利,有限的电视台申请许可很难获得政府批准,鲁珀特不甘心就此放弃,他出版了一份电视节目周报并不断扩大发行圈。与此同时,他开始考察美国电视发展状况,与业内人士深入交流,并不断扩大自己在电视领域的影响力。最终,他凭借在全球电视圈建立的关系以及资本支持说服澳大利亚政府,获得了阿德莱德TV-9电视台的经营权,从此鲁珀特的新闻帝国进入了电视时代。1985年,美国21世纪福克斯公司日益衰落,鲁珀特再次出手,收购21世纪福克斯的股份,同时还收购了都市媒体公司的7家电视台,由此组建起21世纪福克斯电视公司,并成为全美第四大电视公司。
同时,鲁珀特还在英国创办了天空电视台,并租用欧洲第一颗直播卫星传送节目。鲁珀特的竞争对手—英国卫星广播公司是英国政府经营的,双方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吸引更多关注,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好莱坞,并纷纷给出天价制作费。鲁珀特破釜沉舟,不惜用大量贷款填补资金漏洞,而英国卫星广播公司也同样面临巨额财富赤字。最终,鲁珀特疯狂的投资手段让对手感到不寒而栗,同意进行合并,建立了全新的天空电视。
到2013年6月,新闻集团已经成为总资产近6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就在此时,鲁珀特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将新闻集团旗下的影视和出版业务正式一分为二,单独上市,他则同时担任两家公司的董事长以及负责娱乐业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拆分后,新的新闻出版公司仍被命名为新闻集团,旗下资产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泰晤士报》等以及柯林斯图书出版公司。集团拆分出的另一家公司是21世纪福克斯公司,旗下资产包括福克斯广播、有线电视网络以及福克斯电影公司等。
[NextPage][/NextPage]
鲁珀特的女儿伊丽莎白已经自立门户
与现任妻子杰利·霍尔
新浪潮下的“储君”之争
默多克家族无疑是全球化浪潮的受益者。过去几十年来,鲁珀特凭借对媒体风向的敏锐洞察,建立起了庞大的新闻与娱乐帝国。虽说“树大招风”,但集团对于化解一般程度的小风浪已经得心应手。在上世纪80年代,鲁珀特曾经历过一次债务危机。当时,新闻集团旗下的电视台和报纸业务都在持续增长,但远远比不上债务的增长速度。好在鲁珀特及时向新闻集团最大的债权人花旗银行请求援助,得到了“不会撤资”的承诺,才化解了这场危机。在2009年,《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也闹得满城风雨,甚至引起了英国政府的不满,还牵扯出了新闻集团与英国政坛的一些勾结。尽管如此,默多克家族还是挺了过来。
然而,在互联网、数字化的新一轮洗牌中,默多克家族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危机—这次的危机不再是跟钱或是跟报纸内容有关,而是牵扯到整个公司的布局及发展方向,并且是全球所有传媒集团都面临的共同危机。这也是默多克家族此次出售21世纪福克斯集团的导火索之一,而伴随这次交易的,还有老鲁珀特的接班计划调整。
与邓文迪的第三段婚姻
最近几年,鲁珀特的接班计划已经基本成型。鲁珀特至今一共有四段婚姻。他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的两个小女儿尚年幼,暂时不在接班人人选的考虑范围内。与第二任妻子养育的大女儿伊丽莎白颇有经商头脑,但她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对进入集团管理层的兴趣不大。因此,主要的接班人竞争就在鲁珀特的两个儿子—拉克兰和詹姆斯之间展开。
身为家中长子,拉克兰一度被视为默多克家族庞大新闻帝国的接班人。然而在2005年,因为和父亲的一次争吵,时任新闻集团副首席运营官的拉克兰离开了公司。随后,弟弟詹姆斯开始被外界看好。詹姆斯从小就是一副不按常理出牌的公子哥形象。在哈佛攻读视觉艺术专业期间,他把头发染成黄色并文上了多处文身,另外还在眉骨处穿了钢钉。1995年,他选择从哈佛辍学,和两位大学同学一起创办了一家音乐公司,这个公司后来被鲁珀特以2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现在已经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公司之一。由此可见,詹姆斯尽管放荡不羁,却显然继承了父亲的媒体基因,仅是小试牛刀,就让人刮目相看。
拉克兰如今已被认为是接班人
拉克兰去澳洲拼搏后,鲁珀特调整了继承方案,对小儿子寄予厚望,一心想把他培养成家族事业的继承人。在自己的音乐公司被父亲收购后,詹姆斯在1996年回到老爸旗下,担任新闻集团数字媒体部经理,负责福克斯电视台的各种网络开发和建设。2000年的一天,鲁珀特让他去亚洲接手在五年半内连续亏损了5亿英镑的星空卫视。詹姆斯不但使星空卫视在印度获得盈利,还实现了在中国落地。鲁珀特对此感到十分欣慰,2003年,他把詹姆斯从星空卫视调到英国,出任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总裁。然而,“窃听丑闻”让当时直接负责《世界新闻报》业务的詹姆斯陷入重大危机。随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人和默多克家族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被曝光,家族成员被数次召到议会作证,英国政府也出台了限制新闻自由的法案。“窃听门”的丑闻闹了一年多,受此影响,默多克家族被迫放弃了全资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的计划,《世界新闻报》直接关门大吉,詹姆斯也被迫辞职,上演了一次“出走”。
TIPS:回归新闻事业
迪士尼与21世纪福克斯的股权交易,对默多克家族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折,体现了他们的产业布局又回归到新闻上来。21世纪福克斯集团是一家传统有线电视网络和电影公司的媒体集团,而纵览当今的娱乐产业格局,不难看出,21世纪福克斯要想实现增长并非易事:苹果和亚马逊进一步进军影视产业,改变着人们获得娱乐内容的方式;Netflix已然发展壮大,与21世纪福克斯和其他老牌娱乐公司争抢优秀剧本;Facebook更是在体育转播权方面不断攻城略地。21世纪福克斯原想通过收购其他公司保持市场竞争力,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因此,对于默多克家族而言,将其剥离无疑是一种自救的方法。一方面,默多克家族可以借此进入迪士尼公司董事会;另一方面,也可以重新专注于新闻事业—这毕竟是从祖辈那代便开始的一份理想
不过在2014年,鲁珀特又先后把两个儿子召回身边,外界将这一事件形容为为“默多克家族的男孩子们回归了!”到了2015年,默多克家族的管理层突然画风突变—鲁珀特将自己的产业交给两个儿子共同打理。他任命长子拉克兰担任与自己并驾齐驱的21世纪福克斯执行联合主席,并任命次子詹姆斯出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当时,父子三人坚称,他们将作为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共同治理公司。
事实往往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表面上,鲁珀特把职位传给儿子们,但仍然把持着绝对控制权。特别是在2016年,公司旗下最宝贵的资产—福克斯新闻频道爆出性骚扰丑闻后,鲁珀特对该频道的管理工作参与得越来越多。家族内部的紧张关系在2017年8月浮出水面。当时,詹姆斯向多位收件人密送了一封电子邮件,谴责总统特朗普对弗吉尼亚州一次骚乱事件的反应,而鲁珀特一直被特朗普视为朋友和非正式顾问,因此这封邮件无异于是詹姆斯挑战父亲政治观点的表现。
再回到此次21世纪福克斯与迪士尼的并购案上。大部分观察人士都认为,这象征着默多克家族的分裂,也意味着拉克兰将成为从鲁珀特手里接过重任的家族接班人。最明显的一个证据就是—2017年12月,默多克在接受英国天空新闻频道采访时说:“我希望我的儿子拉克兰能出任首席执行官。”
看起来,詹姆斯已经被彻底打入冷宫,他很有可能会在迪士尼出任一个管理层的核心职位。不过,根据默多克在接受天空新闻频道采访时的说法,对于这件事,“没有任何保证。”与詹姆斯关系亲密的人透露,他可能会自己再次“出走”—离开家族企业,重新创业。但无论如何,这项收购协议或许能让詹姆斯最终将自己在家族旗下小报窃听丑闻中的是是非非彻底抛诸脑后。在窃听丑闻的调查中,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詹姆斯对员工的窃听行为有直接了解,但当他表示自己没有看过向窃听受害者支付和解费的邮件时,英国议院委员会谴责他“装作一无所知”。
事实上,当鲁珀特分别跟两个儿子提出与迪士尼的股权收购意向,詹姆斯很快就决定支持这个计划—和他的父亲一样,詹姆斯看到了这项交易的好处。通过收购皮克斯动画制作室、漫威娱乐有限公司和卢卡斯影业,迪士尼已经成为一个集电影、主题公园和消费品为一体的娱乐产业集团。而收购21世纪福克斯旗下的大部分产业后,它将变身为不折不扣的娱乐产业巨头,足以与硅谷的大公司们一战高下。届时,默多克家族将会是迪士尼公司最大的非机构股东并从中受益。
从凯恩在澳大利亚创办报纸至今,几代默多克家族成员共同打造了一个新闻、广播、电视、娱乐等多行业的媒体帝国。面对科技浪潮,他们又及时调整策略,将自己与娱乐产业剥离,打算重新回归新闻产业这一最初的立足点上。回望过去,家族的发展道路已作为媒体经营管理的典型案例被写入新闻教材,但在媒体转型和融合的十字路口,新的接班人能否延续昔日辉煌,依然是个未知数。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